風雅獨具 文人菜譜以美食展風骨

中國文人多愛談吃也多能談吃,文人菜譜不僅着眼於好吃,更往往帶着風雅甚至禪意,以東方哲思入菜,既以品味衡量美食,也以美食具體展現文人風骨

清文人袁枚的《隨園食單》雖不是文人菜譜的第一本,也不是最後一本,卻是流傳最廣的一本。他曾坦言自己好吃,「每遇佳餚,必命家廚登門求教」,畢40年之功於一役,因此其菜譜可看、可做、可食,且開篇就提出「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闡述了20項烹飪的基本準則,從選料火候器具乃至時節,均條理清晰。

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可謂他在飲食文化上的才華展示,他也開宗明義指出:「饞,則着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饞,基於生理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爲近乎藝術趣味。」梁實秋對吃甚有堅持,不想吃的即便名氣再大也不碰,例如狗肉;對喜歡的食物,他描述起來就非常動情,例如寫致美齋的煎餛飩「每個餛飩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翹,像是天主教修女白布帽子。」

被公認爲當代名家中最後一位風雅獨具的文人美食家汪曾祺尤其把口腹之慾和高雅文學拉近,《汪曾祺談吃》把民間小巷中的特色小吃娓娓道來,如〈五味〉中談甜,「四川夾沙肉用大片豬肉夾了洗沙蒸都極甜,很好吃;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不僅是食物的酸甜苦辣,更是生活畫卷。至於東西方的差異,汪曾祺以臭豆腐爲例指出:「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爲世界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