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團:開放單身人工生殖 會製造單親
臺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臺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29日召開「單身人工生殖尚缺乏社會共識」聯合記者會,臺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秘書長林朝興(左起)、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解慧珍及臺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秘書長單信愛向衛福部長薛瑞元喊話,呼籲暫緩《人工生殖法》修法。(劉宗龍攝)
《人工生殖法》修法在即,衛福部長薛瑞元曾說,單身女性、女女同性伴侶爭議較小,不排除和代理孕母分兩階段修法。婦女團體29日指出,開放單身人工生殖不僅無法保障兒童最佳利益,會間接製造單親家庭,違反當初的立法意旨,盼社會有更審慎周延的討論,向薛喊話,暫緩修法。
第11屆立法院將在2月開啓新會期,《人工生殖法》修法是一大重點。臺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臺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和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共同進行問卷調查,收集7780份有效樣本,結果顯示有7成3受訪者不支持開放單身人工生殖。
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解慧珍指出,孩子有權利擁有雙親健全的家庭、在平衡健康的環境下成長,過去幾年政府很努力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精神,但談到單身人工生殖時,似乎把兒童權利完全丟到腦後。若修法開放,等於間接製造單親家庭,完全不符合兒童最佳利益。
解慧珍說,單親家庭會造成另一個孤獨的靈魂,但每個孩子都應該是被歡迎的,而不是爲了滿足成人的慾望。社會大衆對於人工生殖有太多不瞭解,對於國家可能有重大影響,且往往是負面比正面多,呼籲行政院、立法院多聽聽民間意見。
媽媽盟副秘書長單信愛表示,使用捐精卵生下來的孩子,無法得知完整的遺傳資訊,可能面臨身分認同問題,對於自己受孕的方式會感到很悲傷、痛苦甚至憤怒。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豐認爲,儘管資源越多越好,但不代表單親家庭的孩子就一定發展不好,這樣的推論太武斷。單親家庭在照護孩子時可能因人手問題而比較辛苦,但也有很多單親家庭在教養孩子時,比雙親家庭更在意、更努力。
藍挹豐指出,值得關注的是,當單身女性做生育決定時,應有足夠的心理諮商資源,去幫助孩子建立身分認同,當孩子問到「自己的父親是誰?」這個問題時,該如何和孩子討論、讓孩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