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育「樹蛙」 中強公園土壤晶化
覆育「樹蛙」,中強公園土壤晶化。(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生活在繁華都市的民衆,懷念清晨黃昏之際,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鳴聲嗎?爲了加強信義區中強公園內樹蛙保育,工務局公園處透過土壤晶化處理讓樹蛙保育區形成自然溼地,並種植多種水生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讓樹蛙可以更順利在水邊產卵繁殖,打造樹蛙美麗的家。
中強公園是一座沿着象山山腳而闢建的長條型公園,這裡是臺北市可發現各種蛙類蹤跡的重要景點,其中最有名氣的莫過於臺北樹蛙了!
臺北樹蛙是稀有珍貴的保育類動物,爲臺灣特有種且目前已瀕臨絕種,棲息於低海拔山區或開闊草澤水邊,皮膚光滑,背部色彩會隨環境與繁殖情形變化,所以可能見到黃綠、墨綠的個體。樹蛙體長僅3-5公分,平均壽命4-5年,在10月至隔年3月是繁殖期,此時雄蛙會發出「格~格~格」的聲音。
當初因附近民舍之水管漏水,使居住於固有棲地-象山的樹蛙移至中強公園產卵,保育人士在驚見樹蛙蹤跡後,將積水處挖大,並種植溼地植物,使其成爲樹蛙產卵區,可惜後來民宅水管修復,水源消失了,產卵區只好聽天由命。公園處爲讓樹蛙持續在中強公園棲息,於93年起協助覆育計劃種植姑婆芋、野薑花等,並由蓄水池加裝抽水馬達,定量供水送達樹蛙生態保育區。
這次爲了加強樹蛙覆育,公園處和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合作,於保育區進行土壤晶化處理,將土壤透過加水溼潤軟化後經擾動與踩踏壓實,形成不透水層,營造天然溼地環境,並修剪水池邊過於茂盛之野薑花,種植多種本土溼地植物增加多樣性,吸引喜愛潮溼的樹蛙來此,並提供樹蛙產卵時的遮蔽空間。
除此之外,於103年6月26日舉辦土壤晶化踩踏活動,邀請吳興國小學生踩踏土壤,實際參與樹蛙覆育工作,進而推廣樹蛙生態保育觀念,希望大家一起爲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有機會不妨來中強公園走走,看看能不能發現臺北樹蛙的蹤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