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衝的人凌華董事長劉鈞 劍指智動化市場

劉鈞 圖/本報資料照片

工業電腦大廠凌華獲得面板龍頭友達公開收購近兩成股權,再宣佈合資鴻海成立子公司發展自主移動機器人,並與廣達轉投資Tier IV共同加入自駕車聯盟,跨界結盟國內科技三大咖,成爲IPC產業今年一大事紀。其背後更代表凌華董事長劉鈞多年堅持專注以「技術領先」的核心齒輪佈局已開始上緊發條,成功邁出「強強聯手」的第一步。

因應工業物聯網(IIoT)多樣化、碎片化的市場發展,各家IPC廠無不紛紛啓動轉型優化,面對研華成立WISE-PaaS平臺,以共創概念號召各行業專家加入,以及樺漢藉由快速併購,達到產業水平整合的撒網策略,身爲凌華掌舵手的劉鈞所採取的方式則是加大軟體技術投資,在五年前以約5億元買下英國PrismTech軟體公司,押寶資料分散式軟體(DDS)技術。

當時,劉鈞砸下大錢投入DDS技術開發,曾被市場質疑是一場豪賭,而PrismTech近年持續虧損,同樣讓凌華在獲利表現上沉潛了一段時間。不過,具電機資訊專業背景出身的劉鈞,深知IPC產業下一步走向「軟硬整合」的重要性,機器跟機器之間如何「溝通」將是關鍵,DDS技術在軍工領域已經運用多年,其核心就在於即時設備互連。

隨着工業物聯網各類應用陸續落地,凌華多年研發軟體,鎖定專利佈局的產業價值也被亟欲尋求轉型、開拓新市場的科技巨人看見,在自動檢測(AOI)、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及自駕車(AV)等三大領域,都將看到凌華高度參與其中,PrismTech明年也可望轉盈

劉鈞在今年股東會上指出,產業由「自動化」走向「智能化」趨勢成型,整合設備與人將是最大關鍵,其中數據、行業知識及試驗場域缺一不可,看好羣體自主化(Swarm Autonomy)需求,資料分散式軟體成切入新市場的關鍵拼圖。

尤其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凌華雖在營運面上同樣受到市場考驗,不過,公司在中長線佈局卻有大幅度邁步發展,挾帶軟體技術優勢,提前卡位未來五、十年的智能製造版圖,更讓劉鈞直言是「在最壞的時期中,找到最好的機會」。

劉鈞認爲,在此波疫情影響下,將加速產業導入智動化進程,以降低對企業及人力風險,且由自動化走向智能化、自主性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供應鏈的轉變只會愈來愈快,仍維持傳統經營模式的公司有不少會被淘汰,真正留下來、具未來性的公司才能突圍勝出。

同時,他看好智慧工廠最成功的地區不是歐美,而是亞洲主因在於亞洲國家有豐富的工廠生產經驗,如何提高「效率」跟增進「效益」是兩大重要課題,各項數據都必須從上層的雲拉回到基礎的端,走向工業物聯網時代,「端纔是最有價值的地方」。劉鈞更點出臺灣具智慧製造發展的獨特優勢,雖然工業4.0是由德國提出,但目前智能化產生最大效益就是節省人力,在亞洲製造體系中,是很好的切入方式。

凌華目前正制訂AI模組標準,並與臺灣IBM、大聯大集團、臺達電及緯謙科技打造智慧製造生態圈,整合OT、資訊技術(IT)與人工智慧(AI)等業者,喊出今年底目標要有100家營運技術(OT)端生態圈夥伴加入;而營收規模達到10億美元,則是劉鈞爲凌華設定的下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