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搬入新居後,家門口就業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每月收入近3000元,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藏族鄉的扶貧車間裡,藏族女工王大應一邊腳踏縫紉機一邊對記者細算着自己的收入賬。
王大應是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農戶。位於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的隴南市,是甘肅省乃至全國的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過去的坪埡藏族鄉,祖祖輩輩在海拔1100米至3200米的山樑上,守着低矮破敗的村寨,是一處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村。
2016年,坪埡藏族鄉被列爲甘肅省“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通過兩年多的建設,坪埡藏族鄉1236戶5731人順利搬入新居,許多貧困戶的生活從此改變。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甘肅累計籌措易地扶貧搬遷建設資金289.39億元,幫助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入住。同時,緊扣“一戶一策”,通過一系列幫扶措施,實現搬遷羣衆穩定脫貧。
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表示,脫貧攻堅完成以後,甘肅仍屬於相對欠發達地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持續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
如今,甘肅全省正在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產業發展、就業脫貧和社區融入作爲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最大結合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搬新房,能致富”
依託搬遷安置點及周邊自然資源條件,甘肅積極培育和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光伏扶貧、鄉村旅遊業、家庭手工業、農村電商、鄉村物流、家政服務業等,推動產業增產增收和提質增效,真正實現“搬新房,能致富”。
對行政村內安置從事種養業的搬遷羣衆,以“三變”改革爲主攻方向,探索“政府投資、集體所有、主體經營、帶動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定西市安定區香泉鎮構建了土地入股、配股分紅、就地務工、聯合經營、光伏扶貧“一園生五金”的增收體系,有效拓寬了貧困搬遷羣衆的增收渠道。
對利用國有農林場等整鄉大規模集中安置的搬遷羣衆,甘肅大力推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帶動搬遷羣衆在產業鏈上增加收入。武威市古浪縣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理念,在黃花灘安置區新建日光溫室6000多座,動員貧困搬遷羣衆全部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發展富民產業。
如今,在甘肅的許多地方,通過加大技能培訓力度,重點扶持勞務、運輸、餐飲等服務業,鼓勵企業吸納搬遷羣衆就地就近就業。民樂縣就是通過採取“易地扶貧搬遷+工業產業園區+食用菌產業園區+就業”的模式,幫助800多名貧困搬遷羣衆就業。
依託旅遊景區安置搬遷羣衆是甘肅的又一特色。通過立足當地旅遊、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引導鼓勵和支持搬遷羣衆發展休閒、度假、體驗、觀光等鄉村旅遊新業態,甘肅打造出1300多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旅遊鄉村,培育發展2.15萬戶農家樂。
“能就業,穩得住”
就業是搬遷羣衆“穩得住”的主要出路。爲應對今年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甘肅省按照“一對一、人盯人”的辦法,多渠道拓寬就業門路,將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作爲勞務輸轉的重點,幫助指導市縣做好就業幫扶工作,有效解決搬遷羣衆務工難的問題。
同時,甘肅全力做好搬遷羣衆勞務輸轉。按照“一戶一策”要求,對有輸轉就業需求的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對有創業意願的開展產業經營、商業營銷等創業培訓,做到因需因人施策,不斷提升搬遷羣衆的“造血功能”。今年以來,已輸轉貧困搬遷勞動力20萬人以上。
甘肅還通過開發公益崗位和建設扶貧車間,促進搬遷羣衆就業。按照每100名搬遷羣衆至少安排1個公益崗位的原則,全省共安排1.71萬貧困搬遷羣衆依託公益崗位就業。同時,在規模以上的集中安置區設立2000多個社區工廠和扶貧車間,幫助搬遷羣衆特別是返鄉迴流搬遷羣衆實現就地就業。
“融入社區,振興鄉村”
甘肅採取“羣衆搬遷到哪裡,黨的組織和服務就跟進到哪裡”的辦法,通過單獨、聯合組建黨組織和結對共建等方式,在安置區共建立基層黨組織1549個,建設社區管理機構355個。
充分利用基層黨組織在政策宣傳、教育培訓、文明新風引領等方面的優勢,甘肅依託社區服務機構大力組織開展戶籍管理、教育、民政、就業、法律諮詢等一站式便民服務,確保搬遷羣衆遇事有人管、困難有人幫、訴求有迴應。
隨着易地搬遷任務的完成,新的鄉村建設行動正在甘肅徐徐展開。該省通過持續提升安置區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因地制宜推進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更好地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果。
11月9日,甘肅省發改委副主任翟建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我們將立足甘肅實際,學習貫徹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爲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