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新規,2025年1月起施行!60歲以上老年人可以開8種電動車
當下電動車的作用已然無需多言,作爲一款成本低且泛用性廣的載具,電動車承載了當下大部分人的城市小規模出行需求。
不過即便如此,我國對老年人電動車出行卻並沒有太過詳細的規定。
60歲以上的老人能不能駕駛電動車出行,能駕駛哪些電動車出行,都沒有一個定論。
而隨着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老年人電動車出行問題也越發得到重視。
明年起,60歲以上的老人在電動車出行上,將有更多的選擇。
由於少子化現象加之高昂的生活成本導致的結婚率下跌,可以說我們中國正在不可避免地進入一個更加老齡化的社會。
而如何提高老年人羣體的生活質量,成爲了當下我國社會不可忽略的一個問題。
由於我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性,許多60週歲以上的老人依然有着旺盛的出行需求。
不僅如此,一些家庭裡60歲的老人依舊需要承擔一定的經濟任務,因而低技術成本的貨運成爲了他們的主要營生手段。
不過在舊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中,60歲以上的老人是不能考取普通三輪摩托車和普通二輪摩托車的駕照的。
換句話說,按照以前的法律標準,開着電三輪拉貨的60歲老人,他們的行爲無疑是違法的。
而同樣的,對於駕駛二輪摩托的老人,在法律層面上來講,他們的行爲也是不被允許的。
在當下電動車不斷升級的當下,二輪電動車和二輪摩托車的界限已經開始變得有點曖昧,這樣的法規顯然是不利於老年人出行的。
而正如前文所說,很多60歲以上的老人需要通過駕駛三輪拉貨營生來滿足自身生活所需,對老年人考取三輪駕照加以限制,同樣不太合理。
因而許多地方在執行這些法律法規上,出現了非常矛盾的情況。
若對違規駕駛電三輪上路的老人加以處罰,則顯然與人道主義相違背。
但是若對這些老人不加管制,卻也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
因而許多的地方的一線交警,在面對這些老人的時候總有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
而爲了解決這一矛盾的現象,同樣也是對老年人出行需求的迴應,公安部於今年十一月初出臺了《公安部關於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
《徵求稿》中提到了,將放寬對三輪摩托和二輪摩托的駕照考取年齡上限。
這一類駕照的考取年齡上限由原先的60歲調整至70歲。
這意味着,衆多身體健康、有出行及工作需求的60歲至70歲老年人將有機會合法駕駛摩托車或三輪摩托。
這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用於日常通勤還是作爲營生手段,都將得到法律的支持與保護。
這條新法規的出臺,不僅是對我們當下社會情況的一種適應,更反應了我們社會對老年人勞動權利的尊重,也是對他們生活自主性的肯定。
隨着政策的放寬,預計會有一波老年人積極考取駕照,加入到合法駕駛的行列中。
而除了對駕照考取年齡放寬外,新規的出臺,也意味着60-70歲的老人可以合法選擇出行的電動車種類變得更多樣化了。
在新規章出臺之前,老年人能駕駛的電動車數量相對有限,其所能駕駛的往往只有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交通工具。
新規出臺後,6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駕駛的電動車達到了八種之多,分別爲: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車、非標電動車(需滿足當地政策)、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需滿足當地政策)、電動汽車。
這極大地豐富了老年人對出行方式的選擇權。
可以說若《徵求稿》的法規順利推行,未來各個城市的老年人問題出行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不過新規在利好老年羣體的同時,自然也有人產生了一些擔憂,覺得老年人本身由於年齡問題,很難嚴格執行法律。
也有人擔心,過於寬限老年人對電動車駕駛範圍,很有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的交通安全隱患。
對此,新規也有相應的規定。
電動車上牌的呼聲一直很大,不過由於執法難度大加之執法力度不嚴,各地都未嚴格落實電動車牌照制度。
不過新規中明確規定,從明年一月開始,無牌電動車將被剔除出馬路隊伍之中,非掛牌電動車將禁止上路行駛。
電動車要掛牌自然是需要符合當地各個部門的標準的,因而在嚴格落實牌照制度的同時,自然就能保證老年人駕駛的電動交通工具都是安全合法的。
除了對車輛本身的安全考慮外,新規還非常注重對駕駛員的安全教育規訓。
《徵求稿》規定,自明年一月起,電動自行車和電三輪一上路,駕駛員就必須佩戴頭盔,否則駕駛員將面臨罰款等處罰。
由於國標電動車限速往往規定在30km以下,若發生碰撞事故,大部分情況下只要保護好頭部便不會造成太大的人身傷害。
不過即便如此,依然有部分駕駛員拒絕佩戴頭盔,理由無非是太熱或者不方便等。
而不帶頭盔的不文明駕駛現象中,又以老年駕駛羣體最爲嚴重,並且由於缺乏明確地法律約束,老人對駕車帶頭盔的牴觸意識相當之高。
嚴格落實頭盔佩戴,不僅能夠提高老年人的駕車安全,更是對當下電動車出行環境的一種規範。
畢竟大部分老年人的思想都比較樸實,你和他們將安全道理,他們可能覺得你羅裡吧嗦,不想理會。
但是當你告訴他們不戴頭盔違法了,要罰款了。
經濟上可能造受損失自然會讓他們乖乖的配合交警,戴上頭盔。
當然,在政策有多方面利好中老年人的同時,卻依然折射出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隱患。
例如新政策中其中有一條,在駕車過程中,駕駛員不能打電話或者瀏覽電子設備,違規者將面臨罰款的懲罰。
雖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畢竟駕駛時候打電話和瀏覽電子設備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進而導致行駛事故出現的可能性增大。
但是我們卻不能忽略了一個對駕駛時使用電子設備有着切實需求的羣體——外賣員。
當今社會背景下,蓬勃的外賣需求,無疑讓外賣員成爲了緩解就壓壓力的重要崗位。
不過隨着越來越多人涌入外賣崗位,也造成了一系列問題。
外賣員內部內卷嚴重,每單時限有限,且必須將客戶的要求如數完成。
這就造成了外賣員在駕駛過程必須時刻注意手機的最新信息,不能錯過用戶和商家的任何需求。
同時對配送時間嚴格要求,使得外賣員也必須時刻瀏覽導航APP的最新導航信息。
可以說一現在外賣小哥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需求,駕駛電動車時候瀏覽手機是不可避免的剛需。
而由於嚴格的配送時間和單價,若嚴格對外賣小哥執行罰款,那麼在對外賣員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也會讓他們訂單超時,產生平臺罰款。
這乍一看似乎是公平的,畢竟違規的人要受到懲罰。
但是外賣小哥之所以會選擇危險駕駛的行爲,平臺難逃其咎。
對外賣小哥的罰款並不能在本質上扭轉這個羣體大規模的駕駛時瀏覽電子設備的行爲。
相反,這隻會適得其反,使得他們瀏覽電子設備的現象更爲隱蔽。
若不從根本上改變平臺對外賣小哥的待遇以及外賣的路線算法,將他們從平臺的壓榨中解放出來,這個羣體依舊會作爲不文明駕駛的大軍廣泛存在於社會之中。
或許禁止駕駛員瀏覽電子設備的初衷是好的,這樣的政策也無疑會爲老年人駕駛電動車出行增添更多的安全性。
但若不從根本上解決外賣小哥所面臨的困境,那麼這個政策必然不會得到很好的落實。
它還會在外賣員羣體中引發不滿與牴觸情緒,影響社會穩定和諧。
當下外賣羣體的生活已經夠艱難了,與其試圖通過政策限制他們出現不文明行爲,加重他們的負擔,不如想辦法讓平臺減輕對他們的負擔,讓他們自發的選擇文明駕駛。
新規雖爲老年人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與安全保障,但也需關注其對特殊羣體如外賣員的影響。
《徵集稿》的是我國對老年人出行需求的一種反應,展現了我國對建設老年友好社會的決心。
但是在建設老年人友好社會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其它羣體,不能對所有的陋習單純地採取禁止的做法,更應該思考陋習產生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