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高股息ETF爭議看理財市場發展的問題
圖/本報資料照片
疫情期間乘勢而起,成爲國人新投資熱門項目的高股息ETF,因部分商品爲維持高配息,吸引資金持續投入,頻繁動用收益平準金提高配息率,引發爭議,主管機關除要求證交所等單位研議建立動用通則規範,自9月開始,對於有此項機制的新申請、或追加募集ETF均嚴格把關。此一事件,不只反映金融商品在監理上,需要更多的細膩度,也凸顯如要滿足國人的理財需求,臺灣市場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高股息ETF基金規模快速成長,估算超過5,500億元、超過臺股ETF基金總規模的一半以上,據金管會統計,截至8月底止,投信業者發行有收益分配的ETF共146檔,其中的23檔,設計了收益平準金的機制,且越來越多商品計劃導入此項機制。
此項機制開始引進時,由於對穩定配息助益甚大,受到發行機構的重視。舉例來說,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成立之初,除息前涌入的大筆申購單,使得原受益人的配息遭到嚴重稀釋,2020年11月宣佈的每受益權單位配息金額,僅剩0.05元,價格也受影響,採取平準金機制後配息恢復穩定,重新贏回目光,發展至今,今年8月宣佈配息時投資者突破百萬人,成最受歡迎的高股息ETF之一。
面對後進者的挑戰,老字號的元大高股息ETF(0056)改變配息方式的同時,也引入收益平準金制度,希望透過長期穩定的配息,爭取投資人的認同。今年7月間首次季配息,只花了五天即完成填息,今年以來的報酬率也領先同類型商品。
但此一有助在特殊情況發生時,維持商品穩定的通融機制,由於其操作的特性,在市場競爭中被擴大運用。爲了維持高股息來吸引投資人,部分商品動用高比例的收益平準金進行分配,原先保護原始投資人的美意,反而對後進的投資人造成不公平。隨着高股息商品的規模擴大,此一機制要如何進行更清楚的規範,讓資訊更爲公開透明,讓此一受到投資者歡迎的市場穩健發展,確屬當務之急。
由此事件引發的另一個問題是:爲什麼高股息的金融商品,如此受到臺灣投資人的歡迎呢?這裡面既有大環境的因素,也與臺灣投資人的特殊結構有關。從環境背景分析,臺灣處於低利率的時間長達數十年之久,偏低的利率,讓最安全的存款商品無法令人安居樂業,即使美國暴力升息牽動利率略有回升,仍必須在風險和報酬平衡之間,另覓新的投資工具。
再從投資者的結構來看。當前的臺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理財觀本就不是風險的偏好者,更重視穩健獲利的提供,加上90年代開放赴海外投資的企業家們,也多到了衣錦返鄉的時刻,這羣社會上財富累積得最厚實的人們,理財觀念同樣重視「維穩」不躁進。就整體社會財富的理財需求而言,能夠提供相對較高報酬且穩定的金融工具,就可取得發展的機會,吸住投資人的目光。
金融業者對上述的情況當然瞭然於胸,只是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業者爲了爭取業績花心思設計商品時,陸續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出現一些違反了設計本意的商品。平準金爭議只是一例,多年以前風行一時的類定存保單,也是打着「比銀行定存利率好」的訴求,說服了許多民衆,把銀行的存款往保險公司搬,利用提前解約換取高報酬的技巧性作法,確實掀起一股投資旋風,但一來這種沒有保險功能的保險商品,即使熱賣卻也賣得名不正言不順,還引起資金在銀行與保險機構間大規模的移轉,終導致監理單位出手予以導正。
要強調的是,由於低利率的大環境、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在可預見的未來裡不可能大幅改變,追求高報酬的穩健型商品,仍會是臺灣理財市場的主流。既然民衆對於類似商品需求若渴,政府何不主動出擊,透過智庫、周邊機構乃至公股行庫等單位,多方蒐集國際上類似商品的最新發展趨勢,並彙整這些商品的糾紛樣態和處理程序,既可讓臺灣的理財商品跟上國際腳步,也能調整目前「追着市場跑」的發展軌跡。反之,若商品規劃持續落後,頻繁的修正監理規章還算事小,當年結構債商品受損羣衆拉白布條、上街抗議的場景,相信誰都不想再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