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投資看臺灣產業的發展問題

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最新完成的統計顯示,今年前八月共覈准僑外投資1,501件,含增資在內的總投資金額逾53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縮減,前者減幅爲2.15%、後者更高達近3成。此一期間,大致與選舉結果底定到新內閣啓動運作一百天吻合,相較於上任政府頗爲自豪的招商引資成績單,數字的差距頗引人矚目,值得進一步探究。

臺灣今年以來的經濟表現並不差。股市雖有起伏指數仍屢創新高,主計總處發佈的經濟成長率預測達3.9%,可望創三年來最佳表現。AI人工智慧浪潮持續帶動科技產業的好表現,至於回溫速度較緩的傳統產業,根據國發會的最新說法,8月景氣燈號能夠重返紅燈,主要原因之一即機械、塑化、基本金屬等產業的出口明顯回升。相形之下,投資方面的數據表現顯然有相當的落差。

觀察上一屆政府的經濟施政,「投資臺灣」政策是推升成長的核心方案,此項措施的推動,帶動了廠商、資金返臺投資,並增加工作機會,財經部會所設計的返臺投資優惠政策一延再延,融資額度也持續擴充,而與此計劃有關的數據表現相當亮眼,成爲施政的重要成績。

坦言之,這項政策之所以能有所表現,頗有運氣成分在,吸引臺商返臺投資與配套的新南向政策,剛推出時效果均不理想,靠情感動員搭配提供融資稅務的優惠待遇,大多數的廠商未必買單,企業經營者希望政府協助解決的問題相當務實,即處理好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等經營上的困難。從時間點來看,臺商大規模返臺投資的跡象出現,中美爆發貿易戰纔是關鍵,之後還升級爲科技戰、金融戰,導致原本運作順暢的供應鏈體系,必須重組,在大陸的外向型臺資企業承受壓力,遷廠與設立備援生產基地迫在眉睫。

但返臺投資並非廠商遷出大陸的唯一選項,特別是五缺問題還在眼前,即使有心返臺設廠,要落實爲具體的行動需一再斟酌,多比較其他國家提供的投資機會。況且,政府早期點頭放行企業赴海外發展,亦有其「騰籠換鳥」的用意,將那些勞力密集、位於環保海嘯第一排的廠家,釋放到海外另覓新天地,有時還會附帶要求,須在臺灣落實更高層次的投資計劃等配套條件,確保高階技術根留臺灣。換言之,除非這些企業當年於海外設廠時,連同其最核心的研發技術也一起帶走,否則的話,就技術升級的角度來看,爭取臺商返臺實非一項合適的政策。

在蔡政府時代,廠商返臺投資的數據表現亮眼,很大的可能是,因爲政府願意提供融資與稅務上的優惠條件,吸引廠商返臺投資,而企業研判後認爲,如以海外子公司的名義在臺灣投資,能享受到的優惠最大,因此決定繞路前行。意即許多原屬於臺灣母廠本來排定的投資計劃,改了頭換了面,以返鄉投資的方式呈現,並因此於政績點名簿上被大書特書。

務實來看,廠商最終的實際投資行爲,受到政府的影響其實相當小,更多變動是來自廠商的自行修正。一直成績很有限的南向政策,到了新南向時翻轉爲臺商的投資熱點,並非政策上出爐了令人眼睛爲之一亮的新措施,而是業者觀察情勢發展,認爲中美對峙難以化解,配合此一趨勢自行調整了投資策略,所出現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廠商響應政策返臺投資的資金,是否真的投入了其原先所承諾的實業投資項上,對臺灣產業的發展有所貢獻、對增加就業人口有所助益?恐怕也有很大的問號。從涌入臺灣的資金動向來看,不少錢先投資於股市助攻臺股表現,後投放於房地產領域助漲房市,成爲當前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臺商資金對於財務性投資的興趣,並不低於其對於實質領域的投資。

由此來看,統計的投資數據下修或可警惕,卻也未必要感到戒慎恐懼,畢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泡沫在,如真覺得各項經濟數據上,投資部門的表現需要急起直追,建議重心要放在外資的引進上,尤其那些有助於產業升級和技術能力提升、或海外市場共同開拓的投資機會,紮紮實實的讓每個投資案件都能發揮功能,而不是在表面功夫上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