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中國品牌」崛起 看大陸產業發展戰略

圖/新華社

兩年一度的巴黎車展刻正舉行,歐洲車廠紛紛推出平價電動車,以抗衡陸制電動車的強勢競爭。事實上,歐盟日前才以中國車廠接受不公平補貼、對歐洲電動車生產商構成經濟損害威脅爲由,決定對陸制進口電動車徵收更高關稅。但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品牌」,究竟該堅壁清野亦或因勢利導?歐盟內部的雜音,以及歐洲汽車企業對此決議的不以爲然,在在顯示中國品牌的崛起和出海,已成爲全球難以決斷的「中國衝擊2.0」。

自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大陸經濟雖然飛速發展,甚至於2010年超日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製造長期以來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低端無效供給過多、中高端有效供給不足,以及產品和服務的品種、質量、營銷等不到位,以致不但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還使得品牌發展落後經濟發展。化約來說,就是供給結構不能適應消費結構變化。

爲解決中國製造大而不強問題,2014年大陸提出「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等發展戰略。爾後,以打造中國知名自主品牌爲核心的「品牌建設」,成爲大陸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環節。2016年6月,爲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大陸頒佈〈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強調將提出以品牌建設爲主的供給側結構改革方案。

該方案主要從三個方面着手:一是供給面的升級:強調透過產品的多樣化、產品及服務品質的提升,以及品牌的創立,促成產業供給結構的升級。二是擴大國內消費:強調擴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增加消費者對自主品牌內涵及文化的瞭解;架構有公信力的產品品質資訊平臺,讓消費者更能選購優質產品;更重要的是,鼓勵消費者「消費國貨」。三是強化品牌基礎建設:強調透過與國際標準的接軌,提升產品質量;與此同時,加快技術研發推動品牌發展;並培育具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評價機構,以增強中國品牌的國際話語權。

爲推進上述目標,大陸自2017年設立中國品牌日,不但希望透過中國品牌推動供給側需求側的同步升級,亦希望藉此提升產業附加價值。2022年大陸再頒佈〈關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除了強調要在一、二、三級產業都能形成有影響力的中國品牌,還希望將地方的產業特色、歷史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因地制宜的打造以區域爲名的中國品牌。此外,亦力促將中華文化元素融入中國品牌。

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中國品牌建設已頗有成果。大陸當局統計,至2023年,中國品牌已遍佈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2023年中國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增長了9.3%,且品牌影響有助於產品出口價格的提升。又根據美國世界品牌實驗室公佈的《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2023年中國品牌共有包括騰訊、海爾、華爲、華潤、五糧液、青島啤酒等48個入選,超越日本的43個,躍居全球第三。

隨着大陸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中國品牌出海力道更爲強勁,但也引發歐美的不安:不但歐美已對比亞迪、奇瑞等新能源車課徵高額關稅;美國更是提出「非售即禁」法案,要求母公司爲字節跳動的TikTok徹底與大陸「脫鉤」;歐盟亦考慮對來自大陸的速賣通(AliExpress)、希音(Shein)、鐵木(Temu)的廉價商品祭出關稅懲罰。儘管如此,這些源自大陸的中國品牌,仍不斷透過投資的國際化等與銷售營運的在地化,擴大全球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推動品牌建設工程,除了上述產業升級轉型的經濟目的,更重要的還有兩大目的:一是提升國際形象:大陸希望透過中國品牌的輸出海外,增強全球消費者對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的認同,藉此提升中國形象,亦即透過「中國產品」的文化賦能,緩解近年來國際不斷高漲的反中、抗中浪潮。二是增強國際話語權:隨着近十幾年來的擴鏈、強鏈、補鏈,大陸已建構了全球有最大且最完整的產業鏈;隨着中國品牌的全球化,將有利大陸建構一個以「以我爲主」、不受制於他人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大陸一向認爲「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頂級企業做生態」。由此來看,中國品牌可說只是大陸產業全球化戰略的第一步。面對大陸同步推動的「中國標準2035」、乃至隱然成形的「中國產業生態系」,歐美各國乃至臺灣該如何因應?顯然將是兩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