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臺灣拚觀光 少了陸客難成局

缺乏陸客挹注,今年1,200萬人次來臺觀光目標恐無法達成,交通部近日決定下修至千萬人次。圖/本報資料照片

準總統賴清德日前進行「產業之旅」時指臺灣應該要「以觀光立國」,更要每個部會都推展觀光,讓觀光成爲主流產業。然而此刻政府應正視的問題是,少了大陸這一塊,臺灣註定無法達成完整的觀光拼圖。

政府原本設定今年1,200萬人次來臺旅客目標,其中規畫的陸客來臺數即佔200萬至250萬人次,但因爲兩岸航旅迄無解凍跡象,交通部近日決定下修目標至千萬人次。

有鑑於此,政府除了應爭取兩岸觀光早日回覆常態,不論對企業或個人而言,相關航點的恢復也至爲重要。如果政策真的有決心要打造觀光成爲臺灣主流產業,當務之急就是不要再推拖兩岸旅遊沒有進展是因對方沒有善意回應,而是要主動積極尋求對談、解決之道。

疫情之後,國人再掀出國觀光熱潮,依中央銀行最新的旅遊收支統計,2023全年旅遊收支逆差創下67.71億美元的新高水準。表面上看,臺灣旅行收支長期逆差,主要就是國人出國多於外人來臺,但政府避而不談的關鍵因素仍是陸客。根據統計,陸客來臺人次在2012年達到258.6萬,2015年更上升到418.4萬的高峰,但2016年之後因政黨再次輪替,兩岸關係降溫,陸團一路減少,新冠疫情爆發後更直接暫停陸客、陸團來臺。觀察旅行收支表現也是如此,2011到2014年臺灣旅行收支其實連續順差,之後才轉爲逆差且一路擴大。

不論從各種數據佐證,都可清楚顯示,陸客對於臺灣觀光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塊,這也是原本政府去年底宣佈將解除「禁團令」、開放組團赴陸旅遊時,國內相關產業引頸期盼的主因,就算當時政府提出每天2千人次的參考上限值,且強調不會讓旅行業者超賣,包括觀光旅遊和國內餐飲、禮品業者在內,仍認爲這至少是「好的開始」。

未料還沒等到兩岸旅遊市場春暖花開,政府選後即政策急轉彎,單用「對岸未釋出善意」的粗淺藉口,即對原定3月1日解除的赴陸禁團令喊卡,僅已攬客且5月底前出團的赴陸旅行團可照常出團,6月後禁止出團,攬客6月出團者將併入5月底提前出團。政府強調這是經跨部會討論後「不得不」的決定,實則是把責任一球踼給對岸。

平心而論,交通部與相關部會如果真的考量「對等」,在大陸未開放陸團來臺前,當初也不必趕着遞出臺團赴陸解禁的橄欖枝,如今政策出爾反爾,完全顯示政府把兩岸觀光視爲政治鬥爭籌碼的心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政府提出「拚觀光」的政策,試問又如何能讓業者相信不再是空話?

且從觀光署統計很容易看出,國人旅遊逆差最大國其實是日本,如此一來,是否也應限制臺灣旅客赴日才合理。當然,政府對此可能認爲,大陸和日本的情況不可相提並論,因爲日本並未禁止其居民來臺旅行,但大陸至今未重啓陸客和陸團來臺,即是「不對等、不友善」。這樣的觀點就政治而言沒錯,就經濟的角度則不盡然。

大陸沒有替臺灣拚觀光的義務,且陸客不來臺灣也仍有許多其他旅行的選擇,但回頭來看臺灣觀光是不是可以沒有大陸?依觀光署的統計顯示,去年來臺逾648萬人次的旅客中,港澳客將近120萬人次佔最大宗,其次是日本92.8萬人次、韓國74.5萬人次;曾是最大主力的陸客去年只剩22.6萬人次,這正是爲什麼臺灣觀光難返榮景的真正原因。

國人出國人數逐年成長,在國外的觀光支出也大量擴增,使近年臺灣旅行收支常出現逆差,但2010年陸客來臺人數首度超越日本時,當年臺灣旅行收支也轉爲順差,顯示臺灣要發展觀光、創造外匯收入,絕不可能無視大陸觀光客。

特別是陸客來臺的旅行模式異於其他地區,尤其來臺天數通常達7~8天,是日本或港澳或東南亞等客源難以比較的,且其行程有8成屬於環島,效益可遍及各觀光產業如飯店、交通、餐廳、購物店,並涵蓋花東等臺灣各地。

對於兩岸觀光,政府當然可以挺起腰桿、捍衛尊嚴,但在此同時,針對彌補少了陸客後的旅遊空缺,政府應捫心自問,轉機觀光的效益是否有可能與團客七日遊相較?針對東南亞提供落地籤又真能抵銷陸客不來流失的商機?

政府要打造觀光成爲「臺灣名片」,不應僅是空口白話,陸客問題更不能只推給對岸的態度,畢竟「營造更好氣氛」也須是雙向奔赴,若政府心態就是端着架子、坐等對岸釋出善意,只會讓臺灣觀光業淪爲政治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