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痛苦指數升溫關鍵在所得弱化
工商社論
新冠疫情干擾加上俄烏戰爭攪亂,拉擡國際市場原材物料價格,導致全球物價高漲,甚至面對經濟衰退威脅。臺灣亦不例外,自從去年8月主計總處公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突破2%迄今連續11個月維持2%以上,尤其自今年3月起連續四個月超過3%,6月更是創14年來新高達到3.59%。此外,7月調漲電價,無疑讓升溫的物價火上加油,使得國內通膨壓力是否能夠在短期內有所緩和,始終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在社會各界聚焦通膨壓力的同時,此一期間國內長期失業問題卻又呈現山雨欲來之勢。從主計總處最新公佈的失業率資料可以發現,5月長期失業人數已增加至43.4萬人,失業率創七個月來最高達到3.68%,其中除了因場所歇業而造成失業人數持續增加之外,工時未達35小時人數直逼30萬人大關,創九個月來最高,說明就業情勢極其嚴峻。
亦即民衆在「通貨膨脹率」加上「失業率」雙重上揚夾擊下所形成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從2017年的4.38%提高至2021年之5.94%。尤其去年5月以來,隨着CPI開始蠢動,痛苦指數超過6%達到6.58%之後,更是在CPI年增率持續升高堆疊下,今年4月突破7.00%、5月更上衝至7.07%,創下十年單月新高。由此顯示,過去六年讓民衆生活不快的痛苦指數,並未因政府宣揚經濟表現亮麗轉爲減緩,而是呈現逐年升溫現象。
雖然社會各界認爲,由於通膨率的未見緩和加上失業率之不斷上揚,是造成此波民衆痛苦指數持續升溫的根源,但卻又忽略其背後真正的癥結是,近年以來民衆所得成長停滯以及分配不均所產生的結構變化所致。
我們可以從部分經濟指標數據的變化,發現其端倪。先從受僱員工薪資來說,依據主計總處所公佈的資料統計顯示,儘管受僱員工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從2016年的39,341元增加至2021年的43,035元,成長9.39%;然而扣除物價漲幅之後,受僱員工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成長幅度不及1%。再者,若以今年前五個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4,252元與去年同期之比較,雖年增2.83%,創下22年新高;但扣除物價年增漲幅平均3.05%之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僅有41,524元,呈現近六年來同期首度衰退,說明薪資成長幅度明顯不敵通膨上揚速度。
再就家庭所得而言,若以7月1日財政部所公佈的2020年度綜所稅申報資料觀察,其中最高5%平均所得505.3萬元,相對最低5%平均所得僅有3.4萬元比較,最高與最低之差距已擴大爲148.6倍,較2019年的130.2倍加速惡化,再創家庭貧富差距新高。雖財政部綜所稅資料並未包括政府補助款項、免稅所得及分離課稅所得,不能借此衡量家庭貧富差距,但卻不能否認高低所得差距自2014年突破「百倍」後,加速呈現分配不均現象。
儘管政府再三「炫耀」臺灣經濟在疫情衝擊下表現亮麗,成長幅度位居四小龍之冠,甚至扭轉過去數年以來經濟成長幅度始終不如全球現象;然而從民意調查中卻又發現,許多民衆對臺灣經濟成長的無感,與政府的經濟「穩健」成長論述,呈現南轅北轍。此一現象癥結,其實是因就業型態劇變,造成薪資陷入成長停滯,加上稅制改革扭曲,導致分配朝向兩極發展,使得所得弱化族羣面對通膨加上失業衝擊之下,讓痛苦指數的感受更加深刻。
事實上,近年世界經濟論壇(WEF)所公佈的「全球風險報告」顯示,其中所得成長停滯問題,始終名列前茅。無獨有偶,此一期間國際勞工組織(ILO)再三指出,由於國際經濟環境急劇變化,促進全球產業結構加速轉型,在引發就業型態調整的同時,因中產階級逐漸萎縮而造成所得呈現兩極發展,其中少數富人分配整體報酬佔比卻又不斷提高,導致貧富不均現象更加嚴重。
坦然言之,隨着近年以來經濟環境變化與產業結構轉型,在造成富者享受成長果實佔比不斷增加,窮者陷入所得弱化現象的同時,政府與其大肆宣揚臺商迴流投資大幅增加、出口訂單續創新高、人均所得超過3萬美元、稅賦徵收再度突破紀錄等數據,不如透過政策促進社會資源分配更加公平正義,尤其落實救助貧窮家庭自立更生加速脫貧,讓更多的民衆共同分享經濟成長果實,極其重要,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