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人均所得三萬美元的臺灣文化新面貌
依主計總處估計,拜新臺幣匯率升值之賜,我國原本四年後纔會達到的人均所得3萬美元目標,明年可望實現,這是經濟發展上的新里程碑,然而環視臺灣的文化氣息、都市景觀及政治環境,實在難以和這3萬美元匹配。
回顧歷史,1992年我國人均所得升逾1萬美元,隨後雖政府希望於2000年前達2萬美元,終未能實現,經過漫長的19年,直到2011年才終於達標,猶記得2008年馬英九參選總統時提出的「臺灣經濟新藍圖」,其中最膾炙人口的「633」裡的第一個3即是人均所得要達到3萬美元,遺憾的是,歷經八年執政並未能兌現這個承諾。
說起來,人均所得達3萬美元真不容易,這必須有穩定的經濟成長加以匯率適度升值才行,1992年臺灣之所以能比預期更快的達到1萬美元,是因爲那一年新臺幣匯率升至25.1的歷年最高,因此不用說馬總統未能兌現3萬美元承諾,就連今年7月國發會所提的四年國發計劃(2021~2024),終總統蔡英文的八年任期,也只敢把2024年的目標訂的接近3萬美元而已,未料匯率變化太大,讓目標提早實現。
我們認爲,明年臺灣人均所得即將達到3萬美元了,臺灣堪稱已開發國家了,然而政府也該檢視一下我們的施政是否與其相稱,看看我們有形、無形的建設是否仍有不足之處,若有則應適時加以改進,否則這僅是個數字而已,並無太大的意義,於人民也是無感的,爲此我們有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文化素養:西方宗教改革之父馬丁路德曾說:「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國庫的殷實,不取決於城堡的堅固,也不取決於公共設施的華麗,而在於公民文化的素養。」馬丁路德一生致力於無形的信仰,而這一改革所建立的公民文化素養,推進了歐洲的文明及爲日後的歐洲經濟起飛超前部署,文化素養之重要,於此可知。
臺灣人均所得逾3萬美元,若我們仍只會在硬體建設上編列大筆預算蓋美術館、音樂廳、歌劇院,而不曉得從小學開始培養文化素養,只會逼學子們考試,那麼縱使我們可以蓋出最宏偉的音樂廳、美術館,但是終究是乏人問津的,臺灣社會將永遠是文化沙漠。
第二、提升藝術家的就業機會:今年疫情席捲各國,就在各國編列大筆預算救經濟之際,德國政府獨鍾藝術家,一舉投入500億歐元爲藝文業紓困,他們的文化部長葛洛塔斯說:「藝術家不只是不可或缺,而且至關重要,德國政府明白藝文工作者的辛苦與絕望。」然而,翻開我國的就業調查便會發現,臺灣失業率最高的就是藝術休閒這個行業,近五年這個行業的離職失業率約5%左右,居各業之冠,今年更直逼6%,其謀生不易,於此可知。
非僅失業率高,這個行業的薪水也偏低,只有各業平均薪資的七成,以去年而言,各業年薪平均64萬元,藝術休閒服務業只有47萬元,七年來與平均薪資的差距愈來愈大,這反映長期以來政府在藝術市場只創造供給,而不培養需求的政策是錯誤的,不從小學、中學的美學、文化素養培養起,日後蓋再多的美術館、音樂廳也是徒然。
第三、改善都市景觀與人行道文化:看早年的臺灣電影會覺得當年的街景單調了些,但是總算樸實有序,然而如今都市景觀,幾經都市計劃變更,大量綠地變成建地,到處都在蓋房子,都市愈來愈擁擠,街景愈來愈不諧和,沒有絲毫文化氣息,這與人均所得3萬美元極不相稱,每三至五年的「都市計劃通盤檢討」應更加審慎纔好。
除了都市景觀不諧和,舉國斑馬線形同虛設,難以保障行人安全也與3萬美元極不相稱,猶記得馬英九於臺北市長任內曾因爲行人在斑馬線上被撞死而憤怒表示:「應該狠狠地罰一次,以讓駕駛得到禮讓行人的深刻印象。」然而直到如今,情況並未改善多少,月前內政部曾展開爲期一個月的「路口安全大執法」,惟成效終究有限,因爲這也是個文化素養的問題,任憑政府怎麼大執法,怎麼爲斑馬線塗上新顏色,都無濟於事。
我們認爲,臺灣長期以來的經建計劃過度着重於產業發展而忽略文化建設,今年五月蔡總統就職演說裡對文化未置一詞,全文着重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雖然文化不是產業,對經濟不會有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文化卻是社會的靈魂,可以引導社會走向幸福的道路,也因此哲學家羅素稱:「文化價值是不朽的,它最美之處是給予人類希望。」在我們人均所得即將邁入3萬美元的今天,執政當局應多多思考臺灣社會文化、公民素養普遍不足的問題,這未必是要投入更多的預算,而是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其所影響的不是未來四年、八年,而是一、兩個世代,較之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其重要性猶有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