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以巴戰爭對於歐美國家的影響
以色列的反攻,造成加薩平民傷亡慘重,也使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國家,逐漸出現不同程度鬆動。圖/美聯社
跨年之交,已持續逾80天的以巴戰爭仍看不到緩和跡象,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揚言將在加薩長期作戰,近日還因爲以色列空襲敘利亞,涉嫌殺害一名伊朗革命衛隊資深將領,引來德黑蘭當局揚言報復,而伊朗資助的葉門胡塞武裝份子則又對紅海商船發動新一波襲擊,恐令中東緊張情勢在新年度進一步升高。
事實上,當愈來愈多的各國戰地記者死於轟炸、甚至被以色列軍方用GPS定位擊殺,以巴戰爭已產生重大的質變。原本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國家,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鬆動,美國總統拜登更發言批評尼坦雅胡政府。這場突如其來的區域衝突,已在歐美社會造成巨大的「挺猶vs.反猶風暴」,勢必帶來既深且廣的政治影響。
從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導致1,400人死亡,以色列反攻加薩走廊,造成超過1.5萬人喪命以來,針對這個國際人權危機,聯合國大會在11月到12月中數度做成停火決議,卻被美國在安理會「一票否決」。隨着國際社會的譴責聲浪高漲,美國國內輿情也出現兩極對抗,大學校園爆發「另類的以巴衝突」,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賓州大學等三所名校校長在國會聽證會上,因未對校內激烈反猶言論直接說出「YES or NO」的答案,而遭國會與學校金主痛批。結果導致賓大校長辭職,哈佛校長雖有校內師生連署力挺,卻又陷入「抄襲門」的案外案,也讓美國的言論自由受到極大挑戰。
在歐洲,法國和德國基於各自的歷史與現實,在以巴衝突的不同調,則使得歐盟陷入「人權有雙標,生命有貴賤」的窘境。對於去年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歐盟國家一致譴責俄羅斯發動戰爭是侵略行爲,造成烏克蘭人民大量死亡;在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奔走下,更已啓動烏克蘭入歐的程序。然而,面對以哈衝突的現況,國內有800萬穆斯林的法國,對於中東戰局在「臺前幕後」的關懷之情溢於言表,總統馬克宏更譴責以色列轟炸加薩平民「無正當性」,「恐怖攻擊不能合理化平民犧牲」,除了在11月4日提出「人道停火」,也在11月9日,於巴黎舉行「加薩(走廊)人道援助會議」。反觀德國,由於對納粹在二戰期間屠殺600萬猶太人(100萬是孩童)的種族滅絕行徑長存反省之心,因此在以巴戰爭的應對上,可謂如履薄冰。德國總理蕭茲不僅強調會保護德國猶太人不受傷害,更在11月13日正式表明「反對(在加薩走廊)立即停火」。
就以哈衝突對於歐美國家和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觀之,以下課題值得正視。其一,由於明年底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因此促成以巴與俄烏兩場戰事的「停火」和「休戰」,只是時間問題。儘管以色列近日拒絕了埃及提出的三階段停戰協議,但拜登爲了連任選情着想,不再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攻擊行動,在明年春季就有必須結束這兩場戰事的壓力。其二,美國社會已進一步分裂。共和黨堅決支持以色列,前總統川普更一再以煽動性語言要脅:若他當選將不讓穆斯林入境美國,並要把反猶挺哈學生趕出校園。至於民主黨的進步派和建制派、乃至於傳統的支持者,則在「生命至上vs.挺以優先」之間拉鋸,形成黨內鬩牆。
其三,由於以哈衝突和俄烏戰爭可能連動,歐盟、德國與法國領導人基於各自的政治利益,會做出不同的宣示,提出不盡相同的政策。影響所及,恐造成歐洲國家「三頭馬車」的進退失據。
其四,「說仁-論義-人權-自由」,曾經是歐美國家自詡的道德制高點,在歲末年終之際,以色列從北加薩進兵南加薩,發動堅壁清野的地面戰爭,以及「水淹哈瑪斯」的地下殲滅戰,造成衆多無辜百姓無力還手的死傷,讓阿拉伯世界及全球的伊斯蘭教國家和穆斯林同仇敵愾。如果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勸和不成,則2024新年伊始,極可能看到以巴衝突擴大爲新的中東戰爭,而歐美國家則難逃新的恐怖攻擊,令舉世人心惶惶,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