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件盈利面超八成,行業生態待“破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工業領域的時代背景下,工業軟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已成爲推動工業創新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從多家工業軟件上市公司三季報來看,絕大多數企業實現營收增長,行業盈利面達八成。收入規模上,業內上市公司平均營收約爲30.66億元。
儘管營收數據呈現出一定的增長態勢,但行業內部的格局並未因此發生根本性轉變,行業生態依舊制約着工業軟件產業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
長期以來,工業軟件企業普遍處於分散孤立的狀態,這種各自爲營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工業軟件產業的整體進步及其對工業領域的賦能潛力。這一現狀背後有着深刻的歷史根源。
一家工業軟件上市公司的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工業軟件與通用IT軟件有着本質區別,它需要深入理解和融入工業應用場景背後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不同垂直領域間的需求差異巨大,這構成了工業軟件特有的行業Know-how壁壘。”
但如今,面對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構建一個協同融合的工業軟件生態系統,實現從分散孤立到生態共建的根本性轉變,已成爲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
前三季度盈利面達八成
銀河證券研報顯示,截至11月3日,20家工業軟件企業均已發佈2024年三季報。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方面,營收均值爲30.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99%;其中,17家收入增長,3家收入下滑。
其中,增速大於20%有3家,分別爲索辰科技、柏楚電子、概倫電子,同比分別增長59%、31%、26%。
上述公司歸母淨利潤均值爲3.5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61%;其中,16家盈利,4家虧損,11家公司爲增長,9家公司下滑。
歸母淨利潤增速大於20%的有6家,分別爲品茗科技、中望軟件、普聯軟件、容知日新、科遠智慧、柏楚電子,同比分別增長189.97%、159.69%、148.36%、116.61%、75.34%、26.84%。
毛利率方面,毛利率均值爲55.11%,較去年下降1.75個百分點。
費用方面,20家企業期間費用率均值爲57.61%,較去年同期下降0.27百分點。其中,普聯軟件、品茗科技、容知日新分別下降25.8、14.93、14.63個百分點,控費效果顯著。
產業規模方面,工業軟件產品收入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811億元,同比增長8.2%。
中泰證券分析師表示,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近年來穩步擴展,2023年市場規模達2824億元,未來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部分工業軟件企業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長不易,海外業務成爲新的增長極。
比如,CAD廠商中望軟件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12億元,同比增長10.11%;歸母淨利潤1076.82萬元,同比增長159.69%;扣非淨利潤虧損9485.41萬元,上年同期虧損6910.1萬元。
中望軟件高管在近期業績會上指出,第三季度是公司倍感壓力與挑戰的一個季度。
“在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持續震盪下行的大趨勢下,無論是國內或是海外的客戶,均延續了過往相對保守的正版軟件採購意願。儘管如此,憑藉年度版本產品的逐步推廣,以及銷售能力的持續優化,公司仍然在第三季度實現了相對平穩的業績增長。”公司高管稱。
另一家CAD廠商浩辰軟件也是前三季度營收約1.98億元,同比增加1.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469萬元。
浩辰軟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國內軟件業務受部分下游行業週期性波動影響,收入總體較同期有所下滑,公司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策略性調整營銷方向,通過聚焦優勢行業和重點客戶,共建行業生態,以優化國內收入結構,帶動國內軟件業務企穩回升。
該公司同樣將出海視爲重點。上述負責人指出,儘管由於全球宏觀經濟下行、地區市場需求波動以及匯率變動等原因,公司來自海外的營業收入增速較上半年有所下滑,但隨着新版本產品客戶驗證工作的推進,以及海外品牌影響力的持續增強,公司海外業務或仍保持較好增速。
從各自爲戰到生態共建
雖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行業“小而散”的現象仍然存在。
據瞭解,與軟件業其它細分領域相比,工業軟件行業的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數量衆多但規模普遍較小。
大部分企業在資金、技術和市場份額等方面相對較弱,缺乏行業領軍企業來主導和推動工業軟件生態的構建。
衆多中小工業軟件企業各自爲戰,難以形成強大的合力,在與國際大型軟件企業競爭時處於劣勢。
低產業集中度導致資源分散、重複研發現象嚴重,無法實現規模經濟效應,阻礙了工業軟件生態系統的快速形成。
爲何會出現這種情形?記者多方採訪和調研瞭解到,這與行業差異顯著以及需求層次參差不齊有關。
一方面,工業涵蓋衆多細分行業,如汽車製造、機械加工、電子信息、化工、生物醫藥等,每個行業的生產流程、工藝特點和管理模式都存在巨大差異,對工業軟件的功能需求也各不相同。
例如,汽車製造業對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管理軟件有較高要求,注重虛擬裝配、生產線仿真等功能;而化工行業則更關注過程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軟件,需要精確模擬化學反應過程和監控生產環境參數。
這種行業間的多樣性導致工業軟件企業難以開發出一套通用的軟件產品來滿足所有行業的需求,必須針對不同行業進行定製化開發,增加了市場開拓和產品研發的成本與難度,限制了工業軟件生態的規模化發展。
另一方面,工業企業規模大小不一,從大型跨國企業到中小企業,其在資金實力、技術水平、管理理念和信息化基礎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大型企業通常有能力投入大量資源進行信息化建設,對工業軟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較高,可能需要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而中小企業由於資金有限、技術人才匱乏,更傾向於選擇價格低廉、操作簡單、功能相對基礎的工業軟件產品。
因此,工業軟件企業需要滿足不同規模企業的多樣化需求,但這對於企業的研發、營銷和服務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場需求的碎片化亦使得工業軟件生態難以形成統一、協調的發展格局。
面對如此困境,需各方協同發力。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工業軟件企業間加強合作勢在必行。例如,可通過建立產業聯盟的方式整合各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鑑於行業需求具有顯著多樣性,企業應着重產品的模塊化與定製化開發,即打造通用核心模塊,並依據不同行業及企業需求靈活配置和定製,同時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以其需求爲導向開發前瞻性產品,進而逐步推廣。
“在此過程中,政策引導十分必要,比如出臺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引導構建公共研發平臺,爲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共享服務,並且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激勵企業創新,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此外,人才培養也是重中之重。”受訪人士指出,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實助力行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