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三融三通”專業羣人才培養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近年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大數據技術專業羣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基於現場工程師精準培養的“三融三通”專業羣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三評三定”人才培養評價模型,培養了一批技術過硬、善作善成的技術技能人才,爲區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立足產業需求,繪製“人才圖譜”

爲緊密貼閤中原科技城等區域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學校積極行動,通過與企業、行業協會及專業機構的深度合作,對大數據技術等現場工程師崗位要求的知識、技能、素質、心理、證書和崗位晉升路徑等信息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分析,繪製了精準的人才需求、崗位要求、素質結構譜系圖。

通過深入分析圖譜中的各項數據與信息,學校能夠精準定位產業發展緊缺的數字化人才類型,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設置、優化教學資源、強化實踐教學,爲培養符合區域產業需求的高素質數字化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按照“三融”思路,構建課程體系

學校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遵循“三融”的思路,即課證融通、專創融通與賽訓融通,系統重構了課程體系,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中,課證融通強調課程標準與證書標準相融合,注重將行業標準、職業資格認證等要素融入課程體系中;專創融通強調專業課堂與商業項目相融合,即鼓勵教師將真實的商業案例、項目實踐等引入課堂;賽訓融通強調在課程內容設計階段,將生產性實踐內容與技能大賽要求充分整合,以此確保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需求無縫對接。

此外,學校認爲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是學生成長成纔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在課程體系中注重滲透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相關內容,注重通過實踐教學、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其勤奮努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以及追求卓越、勇於創新的精神品質。

基於“三通”理念,創新培養模式

爲有效助力地方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學校秉承“三通”育人理念,即“方向分流打通分層培養節點”“工坊引流打通精準培養路徑”“校企交流打通個性培養空間”,圍繞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複合型“四型”人才的育人目標,構建起一套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通過方向分流機制打通分層培養節點。在專業羣內部,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職業規劃以及企業需求,將學生分流至不同的培養方向,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領域成人成才。同時,根據現場工程師精準培養需求,按照“識崗—跟崗—輪崗—定崗”的培養路徑,基於企業現場生產任務分段、分層靈活組織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助力學生個性化發展。

其次,以工坊引流機制爲精準培養提供有力支撐。學校圍繞專業羣,精心構建了層次分明、循序漸進的“三級”工坊體系,即學徒工坊、工匠工坊和創新創業工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水平,加入相應的工坊進行實踐學習,進而實現精準培養。

再其次,依靠校企交流機制爲學生打通個性化培養的新空間。企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使學生能夠敏銳地捕捉到行業的前沿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而且能夠在實踐探索中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短板,從而精準地調整學習路徑與發展藍圖。

着眼“三評三定”,健全評價模型

構建科學的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爲此,學校深入推進評價體系改革,構建了“三評三定”人才培養評價模型。

“三評”涵蓋了過程評價、結果評價與增值性評價3個維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評估學生的職業素養。過程評價細緻入微,着重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方法運用及參與度等關鍵要素;結果評價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作品質量等直觀成果爲依據,客觀衡量其學習成效;增值性評價更加註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動態變化。

“三定”包括定學業積分、定實操能力、定崗位級別。定學業積分是通過量化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表現,爲每名學生設定一個明確的學業積分標準;定實操能力是依據行業標準和崗位需求,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行客觀評估;定崗位級別是根據學生實訓表現,爲其設定一個合理的崗位級別預期,爲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指導。

此外,學校還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研發了“全過程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智慧管理系統”,實現人才培養過程可追溯、得分有記錄、問題可還原、狀態可分析、定級有依據、評價自動化,爲學校高質量發展插上了數字之翼。

(劉麗萍 餘勇)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03日 第06版

作者:劉麗萍 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