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偶像劇如何跑出市場黑馬?
原標題:頂流參演已成標配,只靠粉絲難出爆款(引題)
古裝偶像劇如何跑出市場黑馬?(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歡
閱讀提示
作爲影視劇市場的重要分支,近年來,古偶劇經歷起起落落,從粉絲吐槽“太套路”“劇情雷同”,到如今熱度、口碑持續攀升,觀衆不斷“求更新”。曾一度陷入瓶頸的古偶劇近兩年似乎重回巔峰,成爲暑期檔頭號類型,再度掀起觀劇熱潮。
盛夏時節,與氣溫一樣熱度居高不下的,還有暑期檔的古裝偶像劇(以下簡稱古偶劇)。
從6月底“全民解壓神劇”《墨雨雲間》收官,到當下《度華年》《長相思2》等在不同平臺持續熱播霸屏,優質劇集不斷拉昇影視劇市場對古偶劇的期待。記者瞭解到,今年暑期檔還將有多部古偶劇蓄勢待發,其中不乏衆多大IP、高流量明星的平臺鉅製。
從“瑪麗蘇”到“搞事業”
《蒼蘭訣》《長風渡》《周生如故》……說起古偶劇,自稱“古偶重度愛好者”的90後女生湯湯如數家珍。自2013年起,她一直關注着影視劇市場上推出的各種古偶劇,“整體來看,古偶劇市場魚龍混雜,出了不少像《夢華錄》《長相思》一樣的爆款好劇,也摻雜了不少粗製濫造、劇情雷同的‘流水線產品’。”
古偶劇作爲古裝劇和偶像劇的融合類型,將兩種影視風格進行有機融合,進而形成了一種高度商業化與年輕化的電視劇品類,長年在電視劇收視排行榜中佔據一席之地。但一直以來,同質化作品扎堆、“流量+IP”的固化公式也導致觀衆出現審美疲勞,古偶劇似乎陷入了某種“泥潭”。
“這兩年,古偶劇打破原有套路,出現了一些新變化,男女主的劇情不再侷限於談戀愛,而是開始‘搞事業’。”湯湯發現,很多古偶劇融入現代意識,關照當下的社會熱議話題。她拿2022年暑期檔熱播劇《夢華錄》舉例說,在這部劇中,女主趙盼兒有自己想要實現的人生目標與事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小茶坊變成汴京最大的酒樓,實現經濟人格雙獨立的故事鼓舞了不少觀衆。另外,今年4月上線的古偶劇《惜花芷》在人物塑造上也融入了全新的考量,並非單一圍繞“大女主”塑造個人形象,而是打造出一幅真實的古代女性羣像圖景,讓故事圍繞“女性勵志”主題逐步推進。
記者瞭解到,拋棄俗套的“瑪麗蘇”劇情,跳出慣用的男強女弱設定,女性覺醒的成長故事成爲近些年古偶劇十分流行的題材。以《墨雨雲間》爲例,該劇自身定位爲“古裝勵志網絡劇”,在設定和情節上,以女主角絕境開局,隨後一路逆襲的經歷作爲故事主線。燈塔專業版公佈的數據顯示,《墨雨雲間》正片播放量將近24億次,爲2024年上半年網劇播放量第一。
追求深度共鳴與劇集品質
談及這部爆款古偶,《墨雨雲間》總製片人、阿里大文娛酷米工作室總經理周靜告訴《工人日報》記者:“沒有什麼流量密碼,只是我們抓住了用戶情緒,產生了時代共鳴。”周靜將這部古偶劇的走紅歸結於強烈的現實關照。
“創作者要表達什麼,要讓觀衆共情什麼,共情背後所映照的現實意義是什麼,是古偶劇創作者需要思考的3個問題。”周靜認爲,觀衆的審美不斷迭代,用戶注意力變得稀缺,與此同時,影視劇市場上產品愈加豐富,長視頻難以成爲流量入口。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搶奪觀衆的時間,讓觀衆的時間產生價值,並給觀衆帶來情感共鳴,便成爲古偶劇成功與否的關鍵。
除了引發共鳴,一部受觀衆喜愛的古偶劇,也離不開對劇集品質的精益求精和對東方美學的極致追求。當下,越來越多的優質古偶劇以細膩設計與匠心製作,不僅讓觀衆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美感,也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真實可感。
“與傳統的古偶仙俠劇相比,《長相思》的看點之一在於構建了獨特的國風美學。”國風愛好者張凡是《長相思》的鐵粉,她告訴記者,劇中的場景、服裝、特效等視聽元素給她帶來了深刻的印象:富麗堂皇的王宮殿宇大氣震撼,充滿古典美;王姬小夭的精美華服則印有東方傳統圖案,充滿國風意境。張凡認爲,劇中的特效製作也值得稱道,“神鵰羽毛根根分明、生動精細,神獸腓腓則呆萌可愛、活靈活現。”
在紅海中突圍
“近年來的古偶劇幾乎主要依賴3類觀衆:主演粉絲、原著黨和古偶愛好者。”湯湯說,這就容易造成古偶劇的熱度“開局即巔峰”,後勁不足、傳播面有限,導致古偶劇難以真正出圈。記者瞭解到,《安樂傳》開播首日全網正片播放指數11919,升到1.3萬後逐漸下滑,《玉骨遙》首播播放指數達 31887,但最終高開低走。
張凡也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古偶劇不乏優質劇,但在類型上卻鮮少創新,“流量明星+特效堆積+流水線劇情”已成近年古偶劇標配,開場第一幕時觀衆就能猜到結局。“這種操作雖然可以俘獲爲偶像應援的粉絲,但無法積累路人觀衆和口碑。”張凡說。
一方面古偶劇頻出,劇集氾濫,一方面觀衆的審美提升,注意力稀缺。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古偶劇賽道已成紅海,要想真正出圈、破圈,還需在創新上繼續發力,憑藉差異化特色跑出市場黑馬,挖掘古偶紅海賽道的待開發潛力。
周靜告訴記者,在浩瀚的古偶作品中脫穎而出,關鍵是要有獨特性,包括內容獨特性和審美獨特性兩個方面。“打造內容的獨特性,就要在劇中體現價值觀的更新和迭代、對現實的關照,以及對用戶情緒的抓取,設計出獨特的人設與人物關係。另外,還應在劇中建構視覺奇觀,體現創作者獨特的審美表達,儘可能滿足並引領當下用戶的審美訴求,打造審美的獨特性。”
周靜認爲,創作者的用戶思維也非常重要。“用戶是創作的最後一環,劇集播放過程中有很多用戶參與討論、表達訴求,並將訴求反饋給創作者。”她表示,尊重用戶,真正傾聽用戶的需求,在劇集創作、劇集播出以及劇集宣發上爲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才能讓古偶劇集平穩地與市場接軌。
此外,記者瞭解到,近年來中國影視的“出海”浪潮中,古偶劇已成爲網劇“出海”的重要門類,《卿卿日常》《念念無明》等古偶劇集上線至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區的流媒體平臺後,受到大量當地觀衆的好評與追捧。“古偶劇把中國傳統服飾等國風元素展現在海外觀衆面前,古裝外衣下的現代精神內核也便於海外觀衆理解。一些古偶劇情簡潔兼具爽感,人物設定令海外觀衆耳目一新,符合他們的觀看需求。”張凡分析說。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