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策站:蔡孟峰》善用民生示警平臺 官民連線預防災害
災害來臨前無法預知嗎?臺北市林森錢櫃KTV火警發生近年來重大傷亡慘劇,目前檢警消調查的方向在於誰關掉了消防設備,以至於未能在災害發生時發出警報廣播及啓動自動灑水系統。其實,以消防單位對場所例行性的安檢覆查,如果未來能善於利用智能網路與消防署「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臺」(https://alerts.ncdr.nat.gov.tw/)連線,將能發揮提前預知災害發生的功能。
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之後,政府方面曾經提出「災害預警通報系統」的計劃方案,在測得天然災害即將發生前的幾分鐘,使用手機簡訊羣發給所有電信業者登記用戶,讓民衆能夠爭取多一秒是一秒的逃生機會,這也如同是和災害搶時間,生死的一瞬間,生還的機率可能因此提高,早前民間的APP也多已問世,2016年以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着手建置官方的民生示警平臺,整合各種災害的示警應用,最令民衆熟知的是預警地震的「國家級警報」,以及最近防疫的「細胞簡訊」。
民生示警平臺的應用當然也包括火警,目前除舊式大樓以外,各大樓大廈大都有一套「火警受信總機」,依消防法規規定,每半年必須由專業消防設備士維修測試,再將檢查報告報給縣市消防局派員複查,以林森錢櫃KTV爲例,今年在3月30日才通過消防安檢覆查,依正常情況不會在火警發生時失靈,但是可能因爲人爲的過失,KTV的區域廣播系統被關閉了。
從究責安檢的角度而言,業者或工程疏失造成的災害是目前檢警消偵辦的方向,另一方面從檢討作爲的方向,建議可以在民生示警平臺上,將各類大樓大廈的「火警受信總機」納入智慧連線,其中包括政府機關、住宅、辦公大樓、商場、停車場等建築物,目前已經有幾個縣市大樓大廈的業主已經與這個平臺雙向連線,實施監控案場,但尚未普及,因爲未具有強制性,也無法令依據,有些則因爲隱私權等因素沒做連線。
國外的智能網路能夠做到當智慧型消防系統偵測到案場出現火災警報設備異常時,系統會自動透過網路送出火災警報單至消防單位,這時地區消防單位就會同步收到併到場預警檢查,災害發生前不只現場民衆,火災地點周遭的居民也可藉由示警平臺手機簡訊推播獲知。臺灣的民生示警平臺目前還未能做到這樣的地步,但在先進科技及基於消防建築安全的考量,應朝這個方向建立,擴大並深化平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