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警惕“生態形式主義”
當下,各地對生態環保高度重視,生態修復、生態建設工程日益增多,取得了許多積極成效。不過,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在生態治理中也存在“要面子不要裡子”“講速度不講規律”現象,有的甚至搞起生態形式主義,以生態建設之名行生態損毀之實。
大自然有自身的運行規律。重視生態環保,必須尊重自然規律,以此開展生態治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反之,不僅勞民傷財,而且會自食苦果。
西部某縣2014年在水邊生態脆弱敏感地帶種植600多畝樹木,如今樹木大多已死。究其原因,爲省成本,樹坑由大變小,每個樹坑造價從3元降至1元,樹苗也由易栽活的帶土樹苗變成不帶土樹苗。只求“完活兒”,不管死活,不是形式主義是什麼?600多畝樹大多都死了,哪裡是“省錢”,分明是巨大浪費。生態修復“表面光”遠不止於此,“礦山刷綠漆”“岩石鋪草皮”頻頻在一些地方上演,拙劣的“障眼法”折射出赤裸裸的糊弄,令羣衆鄙夷唾棄。
偏狹的政績觀同樣值得警惕。西部某縣靠近縣城的生態修復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每公里工程造價近1億元,而在距離縣城較遠的另一處生態項目,卻爲200多萬元項目經費犯難。這種“馬太效應”完全是功利思維導致,生態投入不以生態需求爲根本,而是圍着“哪裡顯政績”轉,能修復到點子上嗎?生態是一個有機整體,需要科學統籌治理,顧此失彼打造“盆景”,往往是徒勞的。
“事與願違”也令人汗顏。北方某溼地本來生態良好,吸引大量鳥類棲息。可當地在開展水源涵養林工程時,清除了溼地原生的草、灌木等,改種小松樹,“鳥類天堂”面臨消失。不當的人爲干預未必是出於故意,可想當然的蠻幹實實在在破壞生態,教訓深刻。
凡此種種,生態修復亂象往往蘊含急功近利、拍腦袋決策,妄圖矇混過關。對此,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環保督察是糊弄不了的,不作爲者必然會受到懲處,亂作爲者更面臨問責。一起起鬧劇還暴露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政績觀錯位,“反四風”馳而不息,整頓吏治永遠在路上,歪風邪氣更會被堅決懲治。
必須指出,生態環保無法“畢其功於一役”,要靠真抓實幹“久久爲功”,更要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態度。對地方管理者而言,在任時要接受環保考覈,離任時要算“生態賬”,是現實約束,也是工作動力。在生態修復實踐中,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由富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做好項目設計和環境評價,科學設置短期治理目標,合理銜接長期生態戰略;修復標準要結合客觀實際,不能過猶不及,要避免資源浪費;針對局部治理的同時,更要重視統籌聯動。唯此,環境治理才能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衆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只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