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頭部企業集體大擴產:以戰去戰,以殺去殺?
頭部企業剛剛警示,產能過剩會讓一大半企業死掉,然後自己就開始了新一輪大擴產。百思不得其解的趕碳號,最終從歷史中幫助光伏一哥尋找到了一個解釋。
《商君書·畫策》中說,"以戰去戰,雖戰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
商鞅給秦王的畫策(謀劃策略)認爲,推動歷史前進的途徑是統一天下的兼併戰爭,所以,君主可以用戰爭來消滅戰爭,用殺戮來消滅殺戮。
這話聽上去有點彆扭,卻是自古以來強者們的邏輯,商戰亦如此。
市場這個看不見的大手,是配置資源要素的最科學合理、也最有效率的方法與根本原則。並且,市場自帶糾偏與糾錯機制,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現在,頭部光伏企業們,似乎也正因循着"以戰去戰"的思路在行動:
擴產來打擊競爭對手的擴產,以新增產能來消滅產能的過剩。
01、關於產能過剩的幾點不同看法
針對光伏產能過剩話題,趕碳號較早就曾關注。
在去年11月,圍繞光伏主材各生產環節產能產量、裝機規模與需求之間的關係,以《危險!光伏行業將迎來全面產能過剩?!》爲主題,進行過系統闡述。近兩個月前,趕碳號再次以《光伏價格戰,已全面開打!》爲題,提出長期看淨零(2060),中期看規劃(2030),近期看產能(最近一兩年),認爲產能匹配、裝機規劃和能源革命,決定了光伏行業短、中、長期的未來。
趕碳號始終認爲,要從以下三個維度辯證地來思考產能過剩問題,不能非黑即白地下結論,更不能盲目恐慌或盲目製造恐慌。
首先,產能過剩,是各行各業的常態。
這是由我們所處的市場發展階段與全球經濟分工所決定的,在當下及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都會存在,並非光伏行業所獨有。
其次,需求的巨大不確定性客觀上造成供過於求的可能。
光伏實現平價上網並迎來行業大爆發,是最近幾年剛剛發生的事,前所未遇,前所未有,決不能以一個恆定如常的、傳統行業的眼光來看光伏,更不能以這個行業過去萌芽與試錯階段的眼光來看光伏。
從供需矛盾角度看,光伏裝機市場需求的天花板很高很高,而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從氣候危機到能源危機,並非勻速增長,這決定產能錯配、高配成爲必然。
再次,先進產能永遠不會過剩。
從光伏製造業本身的特點看,這是一個通過硅基材料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行業。從P型到N型,技術迭代速度越來越快,不同技術路線的產能更新自然也越來越廣,而擁有更低度電成本優勢的先進產能永遠不會過剩。
光伏行業的技術迭代彷彿也存在摩爾定律。從單晶代替多晶,PERC取代BSF可能需要數年,TOPCon、HJT取代PERC,看趨勢,可能就是一兩年。
最後,產品同質化、生產方式同質化客觀上也造成了產能過剩。
前不久,一位投資人向趕碳號抱怨,類比茅臺而言,光伏真的不是一個好行業——週期性強,競爭激烈,受國外市場影響巨大,在技術上沒有誰能做到絕對領先。而且,這個行業的技術擴散很快,頭部企業像福斯特、合盛硅業等,過去看上去很深的技術護城河、配方擴城河,一下子就消失了。相信國外的傳統化工巨頭,在面對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時,這種感受會更強烈。技術擴散得越快,產品的同質化越明顯,頭部企業間想要拉開差距就越難。
誠如斯言。
非但技術,在業務運營模式上也同樣如此。在過去,一體化程度高的企業,相對於非一體化企業、一體化程度低的企業有產業鏈協同優勢,而現在,大家都搞垂直一體化,就是又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拚刺刀。
技術的擴散與普及速度導致各家企業的光伏產品同質化、各家企業的垂直一體化導致運營模式的同質化,這些客觀上也造成了這一輪產能過剩的加劇。
產能過剩,對光伏製造業各環節的影響並不相同。
比如,硅料端的過剩,和想停工就能停工的硅片、電池、組件環節就大不同。硅料產能的沉沒成本極高,產線一旦點火,"含着淚也要打完",停產一年,設備基本報廢。
趕碳號忽然想起,合盛硅業的羅立國說,"現在硅料15萬元/噸,等年底我們產品出來,賣10萬元/噸就行,搞不好到明年可能就七八萬元。即使賣七八萬,我們還能賺。"
老羅說這話時是今年5月11號,時間還不到一個月,6月7日的硅料現貨價格已跌破10萬,以前想要在年底前"賣10萬/噸就行"的想法,恐怕不行了,七八萬元/噸行不行,可能到時候還要再看。硅料新秀年底就有40萬噸多晶硅達產,"有望成爲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企業。"但形勢比人強,硅料新秀們,沒吃肉、先捱揍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大。
02、以戰止戰,比拼的是安全墊
在2023年SENC展會上,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的振臂一呼,光伏板塊屁滾尿流、跌跌不休。
趕碳號認爲,振國總肯定是本着正直善良的初衷,從領軍企業家的責任角度,從長遠發展的行業利益角度,讓準備跨界光伏的企業們多冷靜冷靜,給烈火烹油的市場也降降溫。
這樣的警告究竟有沒有把新玩家們嚇走,現在還不好判斷,但是我們看到的是:頭部企業齊刷刷地選擇了擴產!
SNEC過去僅僅半個月,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綠能、通威股份不約而同宣佈擴產。這四家企業,既是頭部大玩家,又是老玩家,經歷過行業很多輪週期洗禮,抗風險能力之強、市場嗅覺之敏銳,遠非新玩家們可比。頭部企業再次集體大擴產,是用實際行動,來加速行業洗牌嗎?
趕碳號梳理了2022年以來、已公開的頭部光伏企業電池片的擴產計劃,合計近500GW!
這些產能基本在2023年、2024年集中釋放。另外,這500GW並沒有包含國外企業、國內二三線企業產能,亦沒有包含2022年以前的舊產能。而舊產能被出清,會有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不需要精確測算,新舊產能疊加在一起,光伏電池的階段性產能過剩是現實。對此,久經沉浮的光伏大佬們肯定早有預期。各家企業在年報中都有對光伏行業前景的分析,在堅定長期看好的同時,也提示了短期內的風險。
筆者認爲,頭部光伏企業敢於在此時集體大擴產,最大的自信可能是源於對自身健康的財務狀況、有性價比優勢的產品以及對於光伏行業的熟稔。行業將因爲產能過剩大洗牌,未來一大半企業要死掉,但是,對於頭部老玩家來說,死道友不死貧道。
實際上,如果外部市場環境變差,惡性競爭與價格戰頻發,誰的安全墊越厚,過冬棉襖越厚,誰就能撐到下一個春天。
這輪光伏企業大規模擴產始於2021年年底。值得重視的是,頭部企業在選擇擴產的同時,幾乎都選擇了降低資產負債率,通過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這一輪產能擴張,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光伏企業大本營擴產。
之前趕碳號曾分析過,適於發展光伏的主要區域包括:青海、內蒙古、雲南、安徽、寧夏等地。這些區域的普遍特點是:電價便宜、光伏所需礦產資源豐富,比如包頭、鄂爾多斯、樂山、昭通、曲靖、滁州等地。
這兩年的光伏擴產,這些規律彷彿已經不不再適用,只要地方政府招商政策給力,一樣能成爲光伏產業聚集地,比如宿遷、鹽城、義烏、宣城等。
然而,最近幾個月,頭部企業的產能擴張更加傾向於紮根在自己的大本營。帶這個頭的是,當屬TCL中環。
TCL中環宣佈斥資百億,去廣州建設電池。廣州的電費、土地、人工等成本,比此次新建硅片項目的所在地銀川、甚至比中環總部所在地天津都要高出很多。雖然廣州沒有任何光伏產業基礎,但是廣州有TCL。公司大股東TCL是廣東企業,在廣州有包括華星光電、廣州TCL大廈的諸多實業與地產投資。
2022年新投產TOPCon 電池線,設備投資成本約爲1.9億元/GW,目前TOPCon產線的設備成本已經降到1.5億元/GW。TCL中環去廣州建設25GW的電池產能,按當下行業平均水平需要37.5億的設備成本。在當下,像TCL中環這樣的明星企業要幹這樣的大項目,各地政府肯定搶破頭,哪怕土地白送、電價給補貼、稅收減免,就連設備、廠房都可以由政府買好建好,再租賃給企業。
趕碳號猜測,一方面,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如果能夠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從現金流角度,肯定有利於提升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即使繼續像以前購買理財產品,也會有不錯的收益。另一方面,地方同樣需要發展經濟,需要GDP。一個大項目就有100多億,投資拉動效應,自然是明顯的。
6月7日,隆基、通威兩大巨頭同時宣佈擴產。兩家擴產的區域,均是公司業務起家之地:隆基的項目在西安、通威的項目在成都。晶澳科技此次擴產的項目在鄂爾多斯,但是去年年底,晶澳科技宣佈擬在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期建設光伏切片、電池、組件一體化智能工廠及研發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
晶澳在石家莊的擴產,和隆基、通威又有所不同。西安、成都兩地早前就有光伏產業基礎,但是石家莊這方面的基礎卻相對薄弱。不過不重要,晶澳來了就有了。這筆投資或許有晶澳報效河北家鄉、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考量在。
當下正處新舊動能轉化之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尋求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光伏新能源企業,成爲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對象,再也正常不過。這是一件大好事。
之前我們說過,在當下,即使是在民營經濟這樣同一個水層,水溫卻大不相同,有人徹骨寒,有人滿頭汗。
就像幾年前,代表舊模式的知名房企們,曾經是各地政府的座上賓一樣,現在頭部光伏企業,就是各地的香餑餑、心頭好。以前人氣爆棚的,可能是土地招拍掛市場,媒體報道中吸引人眼球的,可能是幾十億、上百億的產城融合大項目。而現在,在最火爆的,無疑是光伏、新能源車、鋰電池這"新三樣"。
後記
產能階段性過剩是真的,企業間的無序競爭現象也存在,千軍萬馬幹光伏的場面我們也正在經歷,而跨界而來的競爭對手,有的可能還很強大,這都是事實。
趕碳號常說,保持良好心態,就不會"精神內耗"。這就是光伏行業當下所需要的企業家精神。
這一輪率先大擴產的是晶科,560億。公司創始人李仙德在新年獻詞中說,我不喜歡天性悲苦的人,相由心生,苦難和哀怨是孵化不出未來的創新,創新活動需要樂觀預期。樂觀,纔會繼續研發支出;樂觀,才能在生產組織形式上更開放大膽;樂觀,對於分散的分工與供應纔會重拾信任。"我站在枝頭,是因爲我相信我有翅膀。"
一個多月前,李仙德寫了篇文章《怕什麼,打就是了》。
今天,就在剛剛,他又發了一篇雄文——《把硬仗的氛圍感拉滿》。
最後一句話很硬核:"是時候,搞點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