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琛/都是月亮惹的禍
文/郭琛張宇有一首歌描述不想看到今日的結果,卻不願承認當初如何發生,就推說「都是月亮惹的禍」。回顧二戰後,許多國際協定推行貿易自由化,以減少各國貿易障礙,例如關稅暨貿易協定以及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這使全世界的GDP由1950年4兆美金之數,到1980年已到達19兆美金。IMF研究報告更指出,到20世紀90年代,全球經濟每增長1%能爲貿易帶來2.5%的增長。貿易全面自由化後,跨國公司開始大力增加國際貿易及投資,帶來開發中國家的出口貿易、經濟成長及就業的繁榮, 2015年全世界的GDP更達77.8兆美金。都是月亮惹的禍
就在全球化推倒各國疆界,拆除各國的經濟障礙,使全球市場日趨一體化時,爲何川普在美國大選的激進主張 : 反對全球化、反對貿易自由化,卻出現龐大支持羣衆的現象?大約幾年前,一位住南京的大陸好友就問過我,爲何歐美的購買力都下降了? 我要他注意(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料) 1985年中國外匯存底爲26.44億美金,之後有賺錢大半就存起來,到了2010年外匯存底已到2.8兆美金,比1985年足足多出近3兆美金。以德國GDP大約佔全世界GDP的5%來計,即意味着德國須付給中國多出3兆美金中的1,600億美金,平均每個德國人是短少2,000美金,一家四口就短少8,000美金 ; 美國GDP大約佔全世界GDP的20%,所以美國須負責其中的6,000億美金,平均每個美國人也是短少2,000美金,一家四口也短少8,000美金。這就是爲什麼歐美的購買力比起前些時候都明顯下降了。世間法各有其利弊,執行面的過與不及常會決定了成果。即便全球化、自由貿易是利大於弊,在長期執行下來,系統內持續承受弊的一方會有說不出的苦悶,這常是執政當局與享利一方所疏忽的地方。以宏觀的角度來檢視,美國勞工素質是不夠好、不夠便宜,所以美國企業打出「全球化」的理論,認爲物美價廉的進口貨會使美國消費者獲利,就依此主張將製造功能移到國外,結果企業獲利大增,也造成大量美國工人失業,勞工權益普遍受損。川普激進的言論,就是道出長期以來許許多多自認受到全球化及自由貿易衝擊的美國基層勞工的心聲;加上許多民衆也不願繼續承擔龐大的國防支出及反彈而來的恐攻威脅,孤立主義與民粹政治正快速在美國孳長。同樣今年英國公投通過的「脫歐」亦是反對歐盟化,主張脫歐陣營最具殺傷力的說詞是,一旦英國脫離歐盟,英國每週可以少繳3億5000萬英鎊的額外資金,這可以用於英國國民衛生服務(NHS),或其他用途。即使這一數字本身具有爭議性,可能經不住深入探討,但是有許多英國人相信它,他們認爲任何交給歐盟的錢最好花在英國老百姓身上,英國脫離了歐盟會過得更好。尤其老年人踊躍投票,他們當中很多投的是脫歐票。如果不是互補型的關係,長期下來就是彼漲此消 ; 如果不是互有平衡的買賣,長期下來一個有巨大的盈餘,另一個就是嚴重的赤字。經濟學家布蘭科·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在2012年發表過一條曲線,被稱爲“大象曲線”,該曲線顯示,在1988年至2008年期間,世界上大多數人口的實際收入大幅上升,但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大多數居民的收入並沒有上升。那世界財富跑到哪裡去了呢? 且不談有些國家錢賺了大半不花就存起來,基本上財富會跟着商品(不是工廠就是企業)跑,企業創造商品需求,成則爲王,敗則屍骨不存。雖然工廠吃不飽穿不暖,但可以養活很多中下階層的勞工,它能把上下游串起來,還能把物流、金流啓動並活絡,是社會、市場的底氣。除了英、美的轉變,歐盟裡經濟強大的國家中,「脫歐」的聲音都愈來也愈強烈,這清清楚楚地說明貿易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在已開發國家是快速孳長中,各國移民政策亦將趨於緊縮。以往的「自由貿易」開始以「公平貿易」爲前提,「全球化」將被的「利己主義」逐一檢驗,似乎這些轉變「都是月亮惹的禍」。
▲不願承認當初如何發生,就推說「都是月亮惹的禍」。(圖/翻攝自Youtube)
中國提供質優價廉的工人,便宜的土地,彈性的法令,成爲各國遷廠的第一首選,不止歐美各國、連四小龍和日本都一一遷到中國。中國的致命吸引力,使美國川普誓言要求蘋果等各企業將工廠遷回美國,美國企業有傑出的創新能力,就算製造成本增加些,其競爭力依然強大,但其他國家就得改善自家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本國與國際企業來設廠。對工廠而言決定因素就是 : 勞工的素質、成本與彈性,其中勞工法是至關「廠」命。臺灣爭議中的勞工法
2001年起,臺灣公務員正式實施「週休二日」,原孔子誕辰、國父誕辰、蔣公誕辰、革命先烈紀念日、臺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開國紀念日之次日等7日,改爲「只紀念、不放假」。放假的紀念日只有元旦、國慶,以及二二八,「民俗節日」則爲春節(三天)、兒童節、民族掃墓節、端午節、中秋節、除夕,合計8天,加上週休二日的104天,公務員總計一年休假115天。有七成的公司陸續跟行週休二日,也同公務員一年休假115天,但還有三成的勞工只有「隔週休」,結果一年只有91天,即使加上11天放假日,與前述的7天紀念日,也只到109天,還是少了6天假。所以林全內閣把「一國兩制」的勞工休假日都「統一」補足到115天。爲了減輕對原來「隔週休」的企業之衝擊,不實行「週休二日」而是「一例一休」,即休假日中“徵得勞工同意“公司就可要求勞工上班,且不需補假,但勞動部以發加倍薪資來補償。 結果企業以多放一天假就損失90億元來計,強烈抨擊政府迫使資方多負擔7個工作日的630億元 ; 而部分勞工對於休假天數的增加不夠,要求「週休二日」不要「一例一休」的加班條款,甚至還有認爲被砍了7天假而要求123天! 不知臺灣企業日前的競爭力有如此強? 這讓我聯想到法國。法國遲來的改革
1988年我剛到德國時,若要解僱員工,德國公司須在季底 (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12月31日) 前的6個禮拜以上通知員工,而解僱須要有正當理由,像公司以功能性的職位裁撤; 若解僱理由是員工的過失,則公司須有3次的書面的警告函,而且須員工無異議纔算有效 – 若員工反抗,幾乎是很難解僱的。歐洲企業自二戰後競爭力都保持強大,所以勞工法不光是德國,在英國、法國都是偏袒勞工一方。80年代日本興起與歐美並駕齊驅,隨之英國在柴契爾夫人領導下縮減工會力量時,德國亦開始辦聽證會蒐集商界領袖、工會代表、各領域專家的意見,並在國會廣泛討論。最後兩國都把勞工法往資方修,例如在德國的中小型公司解僱員工時,遣散費是員工年資乘上0.5月的薪資 ; 而在英國更低到以員工年資乘上0.25月的薪資。99年設立法國子公司時,員工就限定5位,即使在中期法國的營業銷售金額開始超過英國時,我仍堅持不增加人,決定接受錯失營業持續的成長,仍保持5位。而2000年設立英國子公司時,則一開始就大手筆僱用了14位員工,一年半後因嚴重虧損,半年內大步減到2位,最後再將公司搬到較便宜的城市,就全裁掉再重新找了6位員工,甚至有些時候再多加到8位。有如此差別就是兩國的勞工法決定出不同的經營方式 - 不能爲多賺短期的錢,付出多年甚至一輩子的代價。德、英的改革已是20年前,十年前法國因各項指標持續下降亦曾提出就業法案,結果各地暴動,總理以下臺來收場。到今年3月修正勞工法前,即使公司訂單量或營業額已連續下降,甚至虧損狀態多年,都無法解僱員工,更何況相較德國的單位勞動成本,法國已高了兩成。過度地保護勞工,造成法國企業不敢正常聘僱勞工,結果這十幾年來法國的失業率都高出英、德的一倍,剛畢業的年輕人竟是失業率最高的族羣,這是爲什麼法國這十幾年來都積弱不振 - 企業無法隨時保持體態輕盈的狀態。當競爭力一旦不足時,過多的冗員會讓企業一蹶不振,國際性企業更是日趨弱於同爲歐洲三雄的德、英競爭對手。這是爲什麼傳統偏袒勞工權益的法國社會黨,即使面臨基本支持選民的怒罵,仍執意將不合時宜的勞工法修正到接近英、德兩國的標準,例如允許公司對年輕僱員,可以在頭兩年僱傭期裡 (以無理由)解僱、企業的訂單量或營業額連續4季度下降,或連續6個月虧損,可以對勞工裁員。法國勞工法的修正,使老闆投資時顧忌少了,因爲企業寒冬時可以解僱冗員,保護了企業與其他職工; 相對地在生意好的時候,甚至有衝刺的雄心時,都敢僱用所需的新職工。但整個社會還是經歷了大大小小兩百多場的抗爭活動,法國企業今日是在掙扎地爬回與英、德同步競爭的狀態。改革的開始都是順了姑意逆了嫂意,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這還是難處的開始而已,真正考驗在改革後,是否“利大於弊“? 是否“弊“還在控制範圍內? 昨日改革的延誤,是今日改革的巨痛。想保持國家整體競爭力,執政當局就需隨時檢驗企業生命力與員工幸福感之間的平衡,須即時調整投資環境,不要到最後只能唱「都是月亮惹的禍」。
●作者郭琛,居住在德國,前德國臺灣商會聯合會總會長,目前爲第廿二屆歐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監事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