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智家”順利轉型,是否比美的和格力更優秀?

#來點兒乾貨#

去年的12月29日,轉眼就要把2023年說成去年了,很不習慣。

海爾集團以125億收購了“上海萊士”20%的股權,出讓方是“基立福(Grifols, S.A)”,轉讓價格每股9.405元,溢價17.56%。

另外基立福還把剩下的6.58%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也委託給了海爾集團。

也就是海爾集團控制了上海萊士26.58%的股份,成爲實際控制人,轉眼上海萊士就成海爾家的了。

關於基立福爲什麼要賣掉上海萊士,後面再分析上海萊士的時候再講。

那海爾集團爲什麼要買?

因爲前些年海爾本來就已經進入醫療行業,比如旗下的“盈康一生”品牌,就是做醫療設備的,而且恰好還是做血液相關設備的。

上海萊士作爲血液製品的巨頭,被海爾看上,也就不足爲奇了。

其實家電企業佈局醫療早就是常態,比如“美的集團”,也曾花了43.59億買下“萬東醫療”,專門做影像設備的,而且旗下還有庫卡醫療和美的生物等多個子業務。

當然海爾集團佈局醫療行業,與上市公司“海爾智家”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所以不過多講了,下面主要講海爾智家。

一、公司

如果要給海爾打上一個標籤,我想最中肯的,應該是“穩重”。

如果從“張瑞敏”1984年當廠長開始算,今年剛好是40年。

如果從海爾1993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開始算,剛好過30歲生日不久。

每一家偉大的企業,都離不開某種優秀的基因,或者說企業文化的根源吧。

對於中小型公司來說,或者對於公司早期來說,企業文化幾乎沒什麼用,最大的作用就是貼在牆上當背景。

但是對於大型企業來說,這個非常重要,因爲它決定了上限。

海爾的優秀基因,我認爲就是張瑞明砸冰箱砸出來,那一錘下去,砸的不止是冰箱,還是公司的根基。

真可謂是一錘定標準,一錘定未來。

這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海爾走得很快,同時也走得很穩。

再過許多年後,美的可能主業不再是家電,格力可能被收購或者倒閉。

但是海爾,很可能始終都是海爾,就如同海爾的企業精神一樣:真誠到永遠!

我自己就是海爾的用戶,當然我也不認爲家電有多高的技術壁壘,不管是空調、冰箱、洗衣機,還是其他小家電,也不管是格力、美的還是海爾等等國內外其他品牌,我不覺得誰家的產品多好,誰家的多不好。

因爲我用過的品牌很多,從工業技術水平上來看,常規產品其實都差不多。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爲什麼,就是選擇了海爾。

2023年的雙十一,海爾銷量再次奪冠,這可是連續12年全網第一,而且是多品類第一,多渠道第一。

這個含金量是非常高的,龍頭地位很穩固。

在國內如此,在國外,同樣如此。

早在1999年,海爾就是第一家走出國門的家電企業。

第一個海外工廠,就在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州,工廠佔地700畝,年產能50萬臺。

這個規模在那個年代,已經可以用超級大廠來形容,也的確是當時中國在海外投資最大的項目。

而且海爾的出海之路,與常規做法不同,近幾年我們很多出海的優秀企業,都是用自己的品牌,因爲我們越來越強大,所以國內的大企業,在國際上也已經自帶影響力。

但是以前可沒這個待遇,國外沒人知道中國有哪些公司,人家也不屑知道。

所以之前出海的主要方式,要麼是貼牌,要麼是收購沿用。

海爾不一樣,走出去的第一天,就依然用的是海爾只是把中文改成了拼音“Haier”。

這無疑是最艱難的方式,也是風險最大,但海爾就這樣選了,而且成功了。

不但成功了,還反客爲主,相繼收購美國的GE Appliances,日本的三洋白電,新西蘭的斐雪派克,意大利的Candy等等一系列國家大牌。

在收購GE Appliances的時候,他們公司的員工提出一個問題,你們收購我們,會怎麼領導我們?

海爾回答說:不是我們領導你們,而是客戶領導我們!

收購完成後,海爾沒有派任何人去接管公司,而是隻改變了原公司的模式,換成鼎鼎有名的“海爾模式”。

什麼叫海爾模式?

就是“人單合一”。

海爾的整個發展歷程,可以歸納爲6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91年上市之前,屬於名牌戰略規劃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1991年~1998年,屬於多元化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1998年~2005年,屬於國際化階段。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張瑞敏提出了“人單合一”的海爾模式,一直沿用並且進化到幾天。

人單合一模式也經歷了兩次大的改進,在2015年之前,人單合一屬於“雙贏模式”,

“人”就是員工,“單”就是客戶需求。

意思是員工必須和客戶需求結合,才能真正創造價值。

比如薪酬制度,不再依賴崗位等級定標準,而是按照客戶反饋評高低。

後來雙贏模式又進步到“共創共贏模式”,很明顯的一個區別,就是“三權”制度的設定。

三權分別是決策權、用人權和分配權,這三大權力,深度下放到基層員工。

可以說那個時候的海爾員工,是自由度最高的。

海爾不太在乎員工在公司內的表現,更多的是在乎客戶的反饋和粘性。

所以那幾年行業出現這樣的奇觀,海爾員工經常往客戶家串門,讓很多人自從買了海爾第一款產品後,就停不下來,慢慢的家裡一旦更換家電,海爾自然就成爲了首選。

就衝着人家那麼熱情的拜訪和問候,一般都會有好感。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的延伸,海爾內部有非常多的“創客小團體”,形式上還是屬於海爾,其實本質上這些員工都是自己創業。

真是不得不佩服張瑞敏的管理智慧,公司的客戶和自己的客戶,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這一套海爾模式,被搬到各個被收購的企業,而且成果都非常好。

比如前面說的GE Appliances,被收購之前,在美國確實比較大,但並不是頭部。

到了2022年,短短6年時間,GE Appliances憑藉着海爾模式,成爲了美國最大的家電企業,成長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當然,對海爾自己,無疑是幫助最大的,所以纔有連續14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的絕佳成績。

而且旗下的子品牌也都很給力,卡薩帝已連續6年實現中國高端市場第一,GE Appliances剛說了是美國最大的家電企業,斐雪派克穩居新西蘭白電市場第一,Candy在歐洲互聯家電領域也是第一等等。

除了規模上的優異表現之外,在“內功”修煉上,海爾同樣成績斐然。

比如家電行業2/3以上的國家科技將,都被海爾包了,還有專利就更不用說了,高達26400多件,絕對遙遙領先。

也就是現在冰箱和洗衣機,大部分專利都是海爾的,即便是其他品牌的某些型號產品,也需要向海爾購買專利。

服務+規模+技術,就有了海爾幾十年的業績增長。

二、業績

這張圖,是海爾30歲生日的時候,公司官方公佈的。

30年時間,市值從20億,漲到2224億,翻了111倍,2023年有所下降,近2000億。

營收從不到8億,增長到2435億,翻了304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1.8%。

淨利潤從不到0.7億,增長到147億,翻了210倍,年複合增長也高達20.3%。

網點從當年的區區40家,現在已經增長到超過14000家,翻了350倍。

用戶數量從10萬多戶,漲到現在超過10億用戶,成爲全球最大的用戶羣體,非常了不起。

而且這些數據還在繼續增長。

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1986.6億,同比增長7.5%,歸母淨利潤131.5億,同比增長12.7%,每股收益1.41元,同比增長13.7%。淨資產收益率13.32%,同比增長0.18個百分點。

這份成績單放在2023年,無論如何都能稱得上非常優秀。

淨利潤的增速遠高於營收,而且近三年都如此。

這也是海爾一直在宣傳的“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好處,費用率一直在下降。

數字化這個三個字好像很高大上,當然實際上也確實不錯,很多企業都在執行。

其實可以簡單地理解爲前些年很流行的“互聯網+”,最主要的就是減少人工流程和提高運營效率。

管理提上來了,費用成本自然就降低了,所以從2022年到2023年的三季度,總共7個季度,我看了一下費率情況,分別優化了0.7、0.9、0.8、0.5、0.5、0.3、0.3個百分點。

也就是這兩年的費用總共優化了4%,節約出來那可都是利潤,這對於製造業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需要持續大量投入研發的製造業,更是重中之重。

製造業最大的費用成本,當然是營業成本,我們對比海爾的營收增長速度和營業成本增長速度會發現,這幾年的成本增長幅度都小於營收增長幅度。

這就叫“降本增效”。

除了營業成本之外,企業的主要開銷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大費用”。

其實從會計角度來說,是不能這樣說的,因爲會計裡面只有三大費用,分別是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營業費用就包括了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

而研發支出費用化的那一部分,屬於管理費用。

只是平時爲了方便統計和理解各版塊的具體費用情況,所以往往把這些都區分開來。

順便講講爲什麼原則上不需要單獨的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

邏輯很簡單,產品從原材料開始,一直到送入消費者手裡,這整個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完整的鏈條,產品賣得多賣得好,各環節的成本自然會不同程度的增長,是一衣帶水的關係。

不可能營業費用大幅度增長,而銷售費用大幅度下降,即便是茅臺也不行,因爲產品銷量大了,倉儲和運輸也會增大,這都是銷售成本。

至於研發這個東西,純粹是管理層的戰略選擇,本質上不是市場驅動型,而是管理驅動型。

市場上的需求非常多,不可能客戶需要什麼就研發什麼,只能是管理層根據需求和發展規劃,主動選擇性的研發某些技術和產品,所以在會計上屬於管理科目。

這是題外話,我們繼續來看海爾的費用情況,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一直在增長,很好理解,因爲規模一直在擴大。

還有研發費用,是所有費用中,增長速度最快的。

海爾的研發投入一年比一年高,2022年研發費用高達95億,今年三季報80.5億,肯定是破百億的。

在中低端家電產品裡面,沒有太多要研發的,公司的主要研發投入,都是在工業和高端家電產品裡面。

比如2023年上半年,推出了中子F2洗幹集成機,行業首創的1.5m黃金高度,首創的3D 透視烘乾,顛覆了傳統原理,可以穿透衣物表層,精準感知內部的乾溼程度,一次透幹,省時高效。

再比如2023 年上半年,海爾智家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9.7萬餘項,連續9次排名全球第一,其中發明專利6.2萬餘項,海外發明專利1.6萬餘項,是在海外佈局專利最多的中國家電企業。

這些成績,都是需要大量研發堆出來的。

而如此高的研發投入,對於只有6個點左右的淨利率來說,非常考驗管理和費用控制。

而且由於規模不斷在擴大,如何平衡好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長,也是一大難點。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數字化高大上的地方。

海爾算是轉型比較全面的,從研發、製造、運營、倉儲、銷售、服務的全流程都已經數字化。

另外還有一個財務費用,由於這兩年的現金流很好,公司貨幣資金非常充裕,高達521.5億的現金放在銀行,能收到10個億的利息,抵消了絕大部分的借款利息支出。

作爲一家如此龐大的製造企業,短期借款只有107.6億,長期借款也只有157.5億,我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

即便是如此優秀的美的集團,有息負債也是他的兩倍。

他們這些巨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地位強勢,佔款能力強。

海爾的應收款每年都只有兩三百億,但是應付款2023年三季度就已經超過703億,前幾年也有670億左右。

很好的現金流加上佔款能力,讓公司不需要借多少錢,雖說美的有息負債是海爾的兩倍,其實也就512億,同樣也是因爲佔了上下游900億的應付款。

這幾年的經營現金流淨額都高於淨利潤,這類公司不但賺的都是真錢,而且沒有財務壓力。

所以這種情況不能去看資產負債率,這沒意義。

我們經常說製造業賺的是辛苦錢,因爲利潤空間不大。

這要看從哪個角度去說,如果單純從淨利率來看,確實不容易,兩千多億的營收,只有一百多億的淨利潤。

所以即便以美的和海爾如此強大的工業能力,淨利率也從來沒有超過10%。

但是如果從經營上來看,反正沒借多少錢,賺多賺少都是自己的,每年都有一百多億的淨利潤,也不算少了。

三、總結

我們來看看家電三巨頭海爾、美的和格力的業績比較。

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和格力電器2023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爲2924億、1987億和1558億,同比增長分別爲7.6%、7.5%和5%。

美的以近三千億的營收遙遙領先,同比增速美的和海爾幾乎同一水平,格力落後。

但是如果從近三年的利潤複合增長率來看,就不一樣。

如上圖所示,海爾以48%的利潤複合增長率遙遙領先,這就是前面說的,海爾近三年降本增效帶來了的費率下降的成果。

從成長性來看,美的兩條腿走路,兼顧電器和工業機器人,目前機器人還沒有完全發力,很顯然這是美的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

海爾最大的優勢是海外市場已經完全打開,從2021年開始,海外業績就超過國內,這是非常優秀的。

我們中國工業產品的未來,一定是走出去。

各行各業在國內已經都沒多少增量空間,在產能日益大增的情況下,只能去國外搶佔市場。

三季度這幾家都沒有公佈分地區業績情況,根據2023年半年報信息。

海爾智家海外營收669億,同比增長8.8%。

美的去年上半年海外營收805億,同比增長3.47%。

格力海外業績一直沒什麼進展。

2023年海外的家電行業其實很不好,比如美洲的家電發貨量下降了3%,還有歐洲更是下降了8%。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還能逆勢增長,可見我國企業之優秀。

美的集團未來在海外很難與海爾拼家電市場,因爲海爾佈局太早太廣了,不過機器人肯定會給美的海外業績帶來越來越多的業績。

在白色家電三大件冰箱、空調、洗衣機裡面,海爾獨攬冰箱和洗衣機兩大市場的絕對份額,冰箱45.4%的市場和洗衣機47.6%的市場都是海爾的,而且還在增長。

他雖然沒有像美的那樣切入另一塊全新的領域,但是在家電行業,老大的地位無疑非常穩固,而且還將持續增長,所以我給海爾貼的標籤是“穩”。

這種穩尤其體現在分紅能力上,海爾從上市到現在,已經累計分紅297億元,平均年分紅率達到32%。

穩定的增長加穩定的分紅,無論如何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公司。

對於家電企業的估值計算,最難的地方是要考慮“銅”的價格,因爲冰箱、洗衣機和空調,原材料成本里面,銅的佔比很高。

我做了下面這張《A股核心資產研究彙總》表,裡面精選了上百家優質的龍頭公司,並附數萬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過的公司都會在上面這個表裡更新數據。

一起探索企業基本面的研究,收穫必然巨大。

小拇指,發財手點個贊......

#財經##股市分析##冰箱##洗衣機##空調##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