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人工智能與人文的接觸(徐作聖)

智能科技擺動在科學及工程的糾葛與平衡中匍匐前進,但從辯證到本體實證的進程中,智能產業的發展也有了「人文接觸」才能真正發揚光大。(圖/Freepik)

智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是一個全球熱議的話題,在2024年臺灣全國科技會中、在產學互動場景中、在政府財經部會中都有廣泛的討論,但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及臺灣應有的因應策略仍衆說紛紜。

從2023年生成式智能技術(GPT)所引起的全球震撼,到2024年通用人工智能(AGI)及奇點轉折所引發的「文明滅絕」的疑慮,再加上倫理、法治及資安的問題,人們似乎還未能系統性釐清智能技術的進化及其脈絡。

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之一:生成式智能科技之父Geoffrey Hinton,把以電腦科學爲基礎的智能技術注入了實證科學(Positivism)的成分,但其真實影響力仍待評估。Hinton 以生成式AI的算法而得獎,是因爲AI的基礎運作來自於物理中統計力學的「規則在資訊世界裡的應用」,資訊也必須遵守物理世界的定理,是一個非常本質的存在,或者物理是研究的資訊(存在)與規則(定律)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是現代科學實證系統的基礎。

早年的電腦科學/工程,着重是演算法及邏輯推演,系統性的大型架構(Architecture)也是數學演算爲基礎,故電腦科學家及工程師並不需要任何理工或科學實證基礎,單憑邏輯能力及數學運算即可勝任,但這個趨勢使得AI技術淪爲「匠」及工藝(Craftsmanship),而此發展應驗了知名數學家Lek-Heng Lim的一句名言:當所有事務轉爲數學化,生命中的人道成分就蕩然無存了!(When everything goes mathematical , life becomes inhumane),也就是說智能技術與人類文明(包括科學)產生了高度的落差。

科學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部分,也是所有工程應用領域的基礎。自然科學是科技實證系統的一部分,根據發展時程及成熟度,大致可分爲四大類:牛頓力學及工程應用(成熟、顯學)、數學模型及概率運算的純科學(區塊鏈、元宇宙、智能算法)、量子力學及原子科學、分子生物及醫學等。

在科學領域中,同一套理論也可因內涵、解析方式、應用而有不同的人文接觸,其中熱力學最是典型。熱力學的演化超過二個世紀,19世紀的熱力學是物理,解釋能量守恆及系統熵的變化規則,包括以動力學爲基礎的統計熱力學;20世紀的熱力學是化學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 Energy Conversion)、機械動力學等領域;在21世紀後,熱力學是所有「黑科技」及智能技術創新的基礎,包括數據科學(Data Science)、智能算法等應用,如通訊(Shannon Information Theorem)、地球暖化(Entropy Exhaustion)、4G/5G 通訊、IOT/AI、通用人工智能(AGI)、區塊鏈及密碼學等,近年來更擴散到生理學(生物物理)與醫療器材、量子計算、甚至到精準醫療、網絡奇點等新興領域。

智能科技中「師/匠」爭議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及產業的發展趨勢,科學(師)注重是脈胳及實證,工程(匠)聚焦是應用與結果,雖然Hinton的生成式智能技術拉近了兩者的距離,但從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這隻一個開端,未來的路仍然漫長。

科技畢竟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然而智能科技仍然擺動在科學及工程的糾葛與平衡中匍匐前進,但從辯證(Dialectical)到本體實證(Ontological)的進程中,智能產業的發展也有了「人文接觸」才能真正發揚光大。

在臺灣,智能科技發展趨勢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微觀產業發展及矽谷的情勢,但若能從宏觀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臺灣的角色必將更爲清晰。與其陷於傳統方法「匠」的困惑,換個另類角度用「師」思考方式,或許也能開創另一片天。

智能技術的瓶頸已經出現,科學實證的挹注是必然的趨勢,而後者不僅僅是探索和發現自然界客觀存在的規則,也可以是創造把傳統規則應用到新的領域且開拓了該規則的全新體現智能技術中。師與匠的智能連結必須靠管理,特別是科學實證/高韌性的量子管理。

本文拋磚引玉地提出另類思考,願臺灣智產業能大展鴻圖!

(作者爲國立陽明交大退休教授/產業分析培訓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