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製造業人才荒的藥方(徐作聖)

政府大力推動五大半導體產業學院及文法商科學士後工程碩士多元化學程(學士後工程),宣稱可解決製造業人才荒。圖爲教育部長潘文忠。(林志成攝)

在全球新興電動車及人工智慧元宇宙的帶動下,半導體市場發展熱絡但也同時浮現了供需失衡、人才斷層的問題。前一段時間政府大力推動五大「半導體產業學院」,最近媒體也建議政府開設「文法商科學士後工程碩士」多元化學程(學士後工程),宣稱可加速增加國內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供給,不僅是提供給半導體產業,也要提供給其他製造業;不但可以解決半導體產業人才荒的問題,也能減緩文法商科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個典型「摸蛤仔兼洗褲」的構想。

要研擬解決半導體甚至所有制造業人才荒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半導體產業鏈、文法商/理工科教育本質及專業轉型、政府治理三個方向切入。半導體產業鏈包括上游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四大區塊,加上週邊的材料、消耗化學品、軟硬體整合與設計等,實質上囊括了STEM架構中所有學科的範疇。半導體是個高系統性的整合產品,其產業鏈四大區塊聯結性高且相關聯性強,政府或學院想要單獨介入某一塊並不見得能滿足個別廠商的特別需求,所以廣義半導體人才就是所有STEM領域的人才,而狹義的定義比較聚焦在電子反資訊工程、物理、材料等領域,這些就是半導體及其他製造業所必須培育的理工人才。大學半導體產業學院或有助益科技知識的增長但仍需在工作中實務學習(on-the-job-training),學院派那些專搞論文的教授是教不動的。

再看看文法商專業轉業進入工程領域的困難。由科學角度看工程技術會感覺「深度前瞻」不足,而由工程面看科學則會感覺太過學術而「實用性」不夠。科學與技術講求時效性、最新趨勢與未來發展、實證主義(positivism)且必須在時效上跟上時代;但在人文科學及管理教育層面,學術研究多用數據分析及統計模型來描述現況及未來,或某些大腕學者的主觀論述(Ideological Assessment),前者需要數據,後者需要「人」,但兩者用的是「統計、歸納」法則,基本上都缺乏客觀或實證主義的論證。

理工轉法商門檻較低,但仍有障礙,特別是思考模式各異(客觀vs.主觀),同時基本經濟哲學思維也不夠全面,用於執行實務上的工作無誤,但文科學術上的發展仍有侷限。但是文科管理跨工程領域的困難度更高,尤其在STEM 基本功方面。理工教育的循序漸近(Progressiveness)且個別學科相互關聯性高,但理論基礎足以解釋關聯性的問題;文科則比較廣泛、鬆散、宏觀系統性極高但僅能用「統計、歸納」的方法來解決不同學科區隔間的相互關聯性,故意識形態傾向或學術派別的主觀認定就常被用來作爲決策的依據,理工科及文法商學科分野及思維方法的「涇渭分明」是跨領域最大障礙。

在科技前瞻與格局方面,缺乏科技背景與專業知識,最多隻能「跟風、人云亦云」觀察未來趨勢;但科技人也可能過分專注於某技術領域,而忽略了市場環境及全球趨勢;這些現象都說明跨領域及科技管理的困難。

在政府治理方面,自從法匠主政以來(扁、馬、英)政府成員逐漸變成「理工退位、文法當道」,而教育部封建官僚,在搞歷史課綱及雙語教學之餘,仍須管理30年前廣設大學及私校退位所遺留的爛攤子。另一方面,教育部文科人管STEM 科教及產業學院,其管理方式是外行領導內行、蠻橫封建,怎麼可能有本事作好學士後工程的改革工程。更何況這個緣木求魚的短線操作的政策根本解決不了臺灣高教沉痾與舊疾。

人才失衡是個典型「七年之病,三年之艾」的問題,「學士後工程碩士」的建議是理想性有餘、但世故性卻不足的想法,不但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礙,也肯定無法通過市場的檢驗。從教育資源分配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產業學院」已是疊牀架屋的改策,「學士後工程碩士」更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希望朝野能理智的看待這個問題,別讓這個學士後學程像30年教改所造成的災難一樣,至今「尾大不掉」。

(作者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