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生物多樣性公約恢復原住民族地位(謝英士、鄭佾展)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落幕,「與自然和平相處」是本屆大會主題。最親近自然的原住民族地位,在本屆大會得到歷史性提升。圖爲稍早前「臺灣生物多樣性論壇」資料照片。(林良齊攝)

於哥倫比亞第三大城市卡利(Cali)舉行,爲期兩週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16次締約方大會(COP16)剛於週六落幕,「與自然和平相處」是本屆大會主題。

最親近自然的原住民族地位,在本屆大會得到歷史性提升。最後一刻大會決議設立一個「常設附屬機構」,取代原本的臨時工作組,以便向公約、議定書,與其他附屬機構提供諮詢,將原住民納入未來自然保育全球決策的核心。此機構將有兩位共同主席,一位由締約方提名,另一位由原住民和在地社區代表擔任。

哥倫比亞環境部長兼大會主席蘇珊娜•穆罕默德(Susana Muhamad)表示:「透過這項決議,原住民、非洲人後裔和在地社區的傳統知識價值得到了肯認,公約26年來的歷史虧欠也得到了解決」。有效彌補了公約第8(j)條款:「依照國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維持原住民與在地社區體現傳統生活方式而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和永續利用相關的知識、創新和做法,並促進其廣泛應用,由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的擁有者認可和參與下,並鼓勵公平地分享因利用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而獲得的惠益」,諸多規範主要涉及原住民權利,但又沒有以原住民爲主體的機構,可就此表示意見的不平等安排。

這項突破得之不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於開幕演講上特別強調其角色,並多次呼籲設立常設機構,確保在公約決策過程充分反映原住民意見。哥倫比亞作爲亞馬遜流域大國,原住民族羣衆多,佔總人口3%(150萬)到10%(500萬),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爲原住民所有之保護區,相對關注原住民議題,終發揮主席國的影響力,水到渠成。

大會也決議成立「卡利基金」,若產品中使用來自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的數字序列資訊(Digital Sequence Information, DSI;如DNA、RNA)的公司,應將其利潤或收入的一部分做爲遺傳資訊費繳納。而這些費用的一半,將直接或透過政府交由原住民與在地社區,以實現公約的惠益共享精神。

整體來看本次大會雖然在原住民議題上取得進展,但情況仍不樂觀。已開發國家承諾,2025年前達到每年200億美元的投資,竟只有4億多美元應允,全球多樣性框架基金(GBFF)規模遠遠不足;前屆大會決議,各國應提出之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NBSAP),也只有44個國家(22%)修訂、119個國家(63%)提出目標;生物多樣性監測框架與全球審查(盤點)流程亦未能達成共識。大會最後因開會人數不足,無法通過決議而暗淡的落幕,也讓人對即將到來的氣候大會充滿不安。

國內部分,雖然2020年曾提出首部《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但並未隨公約決議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更未將原住民族放在覈心地位,僅偏重既有保育業務有所不足。而對照近來國家總預算的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爭議,行政院不妨參考生物多樣性公約所揭櫫的理想,一併重新思考原住民於自然資源治理的角色,恢復其應有地位,此時轉身正是時候。

(作者謝英士爲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佾展爲副秘書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