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理性認識中美關係的第三方作用(吳白乙)

更多的國家採取明智的對衝策略,在經濟上堅持對中美平衡下注。在發達國家羣體裡,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士乃至紐西蘭、新加坡等,都在務實合作領域加強與中國的對話、投資、貿易活動。(圖/Shutterstock)

儘管對原由、程度、後果的解釋可能各不相同,但關心國際關係問題的人都會承認世界已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動盪調整期,而居於問題核心位置的自然是中美兩個大國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糾葛和矛盾。相當一段時間來,很多國家都普遍感受到中美關係惡化持續帶來的外溢性壓力——歸結起來,一是在政治上「選邊站隊」。然而,國際社會的多數成員已不再認可「陣營」「聯盟」「集團」「冷戰」這些老舊的地緣政治概念和邏輯,也並不相信美國還能像戰勝蘇聯那樣再完勝中國。此外,絕大多數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國際關係民主化,認同全球政治和經濟多極化這些總趨勢,其意願主要基於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進程帶來的直接收益。

二是在經濟上「強勢霸凌」。美國要用「美國優先」的理念來重寫國際規則,以極端利己主義政策主導世界經濟秩序,從川普到拜登這六年來已經登峰造極。但是,許多國家並不看好這種保護主義的極端做法,對違反市場經濟和全球價值鏈,搞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甚至「斷鏈」「脫鉤」的霸道行徑是不滿的,因爲這也會造成其原有優勢及發展定位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三是在和平大局上「戰亂風險增大」。隨着美國利用臺灣問題制華反華力度不斷加大,中美關係這一核心問題的政治和法律基礎遭到嚴重侵蝕,雙方圍繞這一核心進行的鬥爭也愈加激烈,國際社會特別是亞太地區國家也必然產生空前的關切和擔憂。

正因如此,第三方國家大體在沿着以下方向和維度作出反應。它們並非一如既往地被動和從屬,二是對中美關係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第一,在外交上明確表態反對在國際上搞系統性分裂,不甘於「選邊站隊」,成爲大國對抗的戰場和受害者。這些立場和態度形成的道義力量,一方面反映出國際社會維護和平的主流民意,另一方面對製造動亂和戰爭風險的始作俑者也產生了限制、威懾效應。中國多次明確表示反對「新冷戰」,無意改變現存國際秩序。美國領導人也一再表示無意與中國對抗,不尋求進行「新冷戰」。

第二,更多的國家採取明智的對衝策略,在經濟上堅持對中美平衡下注。在發達國家羣體裡,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士乃至紐西蘭、新加坡等,都在務實合作領域加強與中國的對話、投資、貿易活動。發展中國家則更將中國發展視爲機遇而非挑戰,除在雙邊關係上加快對華合作提質升級,還更加積極地通過東協、阿盟、海合會、非盟、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南南合作」新機制擴大、改善自身的發展到位和安全空間。

第三,還有一些國家則抓住機遇,試圖借重中美矛盾解決自身面臨的長期難題。日本、印度不僅在美國推進印太戰略的棋局中獲得了更爲重要的外交、安全定位,而且也在相關政策上撈到了來自華盛頓的青睞和實惠。立陶宛、拉脫維亞等國也在臺灣問題上對華「變臉」,向美國獻上「投名狀」以獲取更大力度的援助。在國際多邊舞臺上,不少國家積極進取,利用全球公共衛生和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氣候變化、聯合國和世貿組織改革、債務減免等各類緊迫議題向大國施壓。無論美國還是中國,不僅不得不爲「面子」或「裡子」做出持續投入,而且也被迫加快其創設新的國際公共產品的能力和速度。

總體而言,國際社會是一個複雜多元的政治生態系統,其相因性與相剋性無所不在,無時不變。誠如鄧小平先生所說,「世界上的矛盾多得很」。中美關係固然很重要,但並不是唯一能夠決定世界前途和命運的國際關係。相較於幾十年前,美國主導、控制世界的能力進一步下降,從南到北,自西而東,中小國家結伴組羣的趨勢更加顯著,它們在變局中發展戰略自主意識和集體博弈之力,對大國形成更強的牽制力甚至某種引導力。在這一背景下,中美兩國都要清醒認識這一重要趨勢,順其而爲地與各方進行建設性溝通與協作,爲全球共同發展與安全注入動力,而不應重蹈大國政治陷阱,爲爭奪第三方而過多、過快地消耗自身資源。

(作者爲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前所長、歐洲所研究員)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