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吃到臉麻出疹 原來是中毒!專家盤點常犯錯誤與解方

水產常見魚類組織胺河豚毒素中毒毒物醫師傳授挑選魚貨與保存的方法,避免吃壞肚子。(示意圖/Shutterstock)

鮪魚、鮭魚旗魚鰹魚等「青皮紅肉」的深海魚含有豐富的營養,成爲許多家庭餐桌上海鮮佳餚,不過,毒物科醫師提醒,天氣逐漸炎熱,購買後,務必妥善分包冰存,分次取出,解凍後食用,以免引發組織胺中毒。

根據食藥署108年食品中毒資料,在所有天然毒素中,以「組織胺」所引發的中毒機率最高,主要在於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只要氣溫一高,又未冰存,就會提高中毒風險

臺北榮總內科臨牀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組織胺是在新鮮度差或腐敗水產魚肉中常見的1種天然化合物,當魚體保存不當遭受細菌污染時,細菌就會將魚體內組胺分解成組織胺。

食藥署表示,由於組織胺對熱非常安定,即使加熱,也不易破壞,一旦生成,就不容易去除,臨牀顯示,只要食入超過500mg/kg的組織胺後會引起中毒症狀

楊振昌說,組織胺中毒以過敏症狀爲主,像是,臉部口腔泛紅,皮膚髮癢、長出蕁麻疹,或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有時合併神經中毒症狀,如臉麻

楊振昌指出,組織胺中毒,不太會有致命危機,如至急診,通常打點滴,補充水分,並給予抗組織胺藥物,並進行症狀治療,但過程身體相當不適,如外出旅遊遇食物中毒,勢必遊興大減。

除了魚類組織胺中毒,河豚毒素中毒也經常發生,食藥署分析國內河豚毒素中毒案件,大多數患者並不知自己食用河豚,或是吃了未有完整包裝標示的水產品加工水產品(如魚鬆、香魚片等)。

●如何預防水產品中毒?

食藥署建議,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不知名的水產品。楊振昌則提醒,民衆購買海鮮等水產品後,應該分包冰存,例如,鮪魚、鮭魚體積較大,必須切片,建議分開包裝,妥善保存,想吃多少,再拿多少,避免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