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的煙火氣,最撫離人心
深秋以後,海牙的空氣中可以聞到一絲絲柴火的味道,那是有人家在燒柴取暖了。我生長在河北,上世紀80年代初上小學四、五年級時冬天爲班級生爐子取暖,所以柴火的味道讓我感覺很親切,勾起我對往事和故鄉的回憶。現在中國北方城市基本上都普及暖氣了,荷蘭這麼富裕的國家還需要燒柴嗎?
什麼人家燒柴?
當然是有爐子的人家。
能燒木柴的爐子是壁爐或獨立的鑄鐵爐,它們安裝在獨棟別墅或連排別墅裡。這些房子通常歷史較久,其中不乏100多年的老房子。近年來新建的公寓樓沒有壁爐,也不方便打孔安裝煙囪,很少有燒柴爐。201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1/6的海牙家庭有燒木柴的爐子,荷蘭全國這個數字是1/10左右。
荷蘭有1750萬人口,800萬家庭,有700萬家庭接入了天然氣。這些家庭基本上都安裝了燒天然氣的中央加熱系統,取暖、燒洗澡水都靠它。這裡的洗澡主要是指淋浴,節儉的荷蘭人家裡有浴缸的不多,不到35%。
雖然燒氣取暖方便快捷,但價格不低。荷蘭中央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020年荷蘭家庭的平均能源支出(包括天然氣和電)是1574歐元,其中能源稅佔了一半。2019年荷蘭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是每立方米0.76歐元,比歐盟0.61歐元的平均水平高出不少。燒柴不用交能源稅,成本能降低不少。
雖然荷蘭人富裕,但節儉起來和中國人有一拼。記得有一次和一家律所的一位合夥人聊天,談到“摳”這個話題。他說他們家非常節儉,他小時候冬天只靠燒柴取暖,後來安裝了燃氣爐,每年也只開兩次暖氣,即她母親過生日和聖誕節這兩天,而且最高溫度設定在18攝氏度。
什麼時候燒柴?
荷蘭地處西北歐,天氣偏涼。以海牙爲例,最熱的8月最高氣溫平均只有22攝氏度。不過冬天也不是特別冷,最冷的一二月份最低氣溫平均爲1攝氏度。但由於荷蘭海拔低,緊靠北海,空氣溼度大,冬季的體感溫度往往比預報的氣溫低一些,有種陰冷的感覺,來自溫暖地區的人往往會感覺不適。有一次和一位非洲外交官聊天,他抱怨說:“這裡是什麼鬼天氣,我居然需要在8月份開暖風!”
《環球時報》記者在荷蘭度過了三個秋天,每年都是在10月中下旬打開暖氣。如果早晨起來後坐在客廳裡感覺涼,打了噴嚏,就意識到該開暖氣了。這時溫度計通常顯示不到19攝氏度。在打開開關的時候不免會想到那個合夥人的例子,生出一絲慚愧:自己竟然比資本主義國家人民還嬌氣!
燒什麼柴?
海牙有不少樹林,地上遍佈枯枝爛葉,卻從沒看到有人拾去燒火,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荷蘭潮溼多雨,這些樹枝不好燒;二是它們屬於市政財產,不得私用。來到荷蘭後才知道,自家花園裡的樹木也不能隨便砍伐。按照規定,私人花園裡的樹木如果樹齡大於8歲、樹冠達到一定尺寸,它就會被視爲市貌風景的一部分,想砍伐得向市政府申請許可證。荷蘭人法律意識強,“好管閒事”,鄰里之間如果看到對方在砍大樹,很有可能拿起電話就向市政府舉報。如果確實屬於無證砍伐,違規者會被罰款。
荷蘭人都是買木柴來燒的,許多五金店、加油站都有賣,也可以自己去木柴場提貨。比較常見的木柴來自樺樹、山毛櫸、櫟樹、白蠟等。這些樹被砍成木柴後通常要風乾1-2年才能燒。在荷蘭市場上,40升一袋的上述幾個樹種的木柴售價9歐元,買10袋80歐元。混合木柴稍微便宜些,40升一袋的賣7歐元,10袋60歐元。好的木柴應該是燃燒緩慢穩定、熱量高並能發出好聞味道的。就味道而言,櫻桃木與山胡桃木最受歡迎。
我的鼻子不靈,分不出不同樹種木柴的味道,就像很難辨別香水的前味和後味。聞到空氣中的木柴味兒,想到最多的是老家的銅爐炭火鍋和北京烤鴨。
煙火氣越飄越遠
近年來,有環保組織提出燒木柴會污染環境,它對空氣中顆粒污染的貢獻甚至大於汽車尾氣,因此呼籲政府頒佈禁令取消燒木柴的爐子。一項調查也發現,10%的荷蘭人認爲燒柴會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引發火災的風險、危及本人和鄰居健康,例如哮喘病人對煙味尤其敏感。一些市政府也建議民衆不要在無風或有霧的天氣燒柴,並確保每年打掃一次煙囪。
但是對來自東方的外鄉人來說,海牙的煙火氣更多的是木柴在壁爐中噼啪作響、火星四濺的冬日暖景,引發對“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故國文化的濃濃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