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整治不合理低價遊

“39.9元遊××4天包吃住”“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當前正值暑期旅遊旺季,一些地方出現的不合理低價遊現象引發社會關注。

低價游到底值不值?當然,如果是正規旅行社在促銷期間推出的高性價比特價團、純玩團等,消費者一定會持歡迎態度。但如果是明顯以低於成本價推出的低價遊,其背後往往暗藏着各種套路和陷阱。比如,有的旅行社在行程安排上通過減少景點、誘導購物、增加自費項目等方式賺取回扣差價。由此一來,看似便宜的低價遊卻成了“購物遊”“低質遊”,不僅讓消費者得不償失,還會擾亂旅遊市場正常秩序。

中國消費者協會此前發佈的2024年“激發消費活力”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報告顯示,盤點過去一年的典型消費輿情事件,28.5%的受訪者最爲關注“低價旅遊團暗存強制購物問題”。我國相關法律也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遊活動誘騙旅遊者,並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近些年,相關部門持續加大不合理低價遊治理力度,但不合理低價遊爲何屢禁不止?

一方面,當前許多低價遊宣傳廣告充斥網絡直播間,同時利用“政府補貼”“內部員工價”“城市消費券”等極具誘惑力的虛假話術引導消費者下單。另一方面,目前老年羣體出遊熱情高,時間金錢相對寬裕,但信息獲取受限、風險意識相對薄弱,很容易被不合理低價遊“盯上”。地接導遊往往先以熱情服務把好感“直接拉滿”,再讓老年人在不知不覺中落入圈套。此外,市場監管還存在薄弱環節,個別旅行社或散團並不正規,常常遊離於監管體系之外,且違法成本不高。

對此,要線上線下合力整治不合理低價遊。加強對旅遊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細化不合理低價遊的認定標準和處罰規則,對涉及強制購物、虛假宣傳、隱性消費、無證導遊等行爲及時進行懲處,可研究將參與不合理低價遊的旅行社和導遊納入行業黑名單。電商平臺應強化對旅遊產品的審覈,對直播間上架的不合理低價團、虛假低價遊信息等要及時下架,斬斷不合理低價遊的線上傳播鏈條。

旅行社與其費盡心思“坑老”,不如在創新產品和服務上想想辦法。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老年人有更多的休閒時間和更強的出遊意願,市場空間廣闊,旅行社等不妨把握機遇,推出更多既滿足老年人需求又兼具性價比的康養遊產品。

“天上不會掉餡餅”,消費者應擦亮眼睛,對明顯低於正常市場價格的旅遊產品謹慎辨別,自覺遠離價格低到離譜的旅行團,以免上當受騙。在旅途中還應提高維權意識,一旦遭遇侵害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爲,要第一時間採取行動,依法維權。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 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