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平:地方政府對宏觀政策的作用從過去的“放大器”變成現在的“抵消器”
日前,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在2024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過去十幾年地方政府行爲對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出現了逆轉,地方政府對於宏觀政策的作用,從過去的“放大器”變成了現在的“抵消器”。
黃益平建議,消除地方政府行爲的緊縮效應問題,應從長期、中期、短期三方面着手。特別是明年,一方面,爲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儘量讓地方政府日子能夠過得下去,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地方政府不規範的“開源”行爲要消除。
地方政府對宏觀刺激的反應比較遲緩
過去一段時期,大家感覺宏觀經濟政策刺激的力度相對溫和,這一現象直到9月底以後纔有改觀。“相對溫和”的背後存在很多原因。
在黃益平看來,地方政府對於宏觀政策的作用,從過去的“放大器”變成了現在的“抵消器”。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我國制定了四萬億刺激政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當時的地方政府貢獻的。所以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在國際上給人留下了非常果斷、“立竿見影”的印象。這其中有中央政府果斷決策的成份,地方政府也發揮了很大助力作用。
但最近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黃益平稱,地方政府對宏觀刺激的反應比較遲緩,甚至形成了抵消效應。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財務狀況變得緊張,過去地方財政主要收入來源除了稅收,還有土地出讓、地方融資平臺,但這兩個渠道現在基本上已經被堵死或大部分被堵死了。
“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比較緊張,這可能是事實。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目前地方政府無法像在2009年那樣放大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黃益平稱,地方政府爲了平衡收支,不得不節流、開源,這對宏觀經濟形成了“緊縮效應”。
節流,就是減少開支,減少用於公共服務的開支甚至對地方官員降薪,這樣就直接減少了總需求;開源,則是想辦法再去找一些新的財源,其中包括一些不規範的行爲,從而對企業家信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自然不利於經濟復甦。
總結而言,黃益平認爲,就是因爲地方財政狀況緊張,地方政府不得不節流、開源,對經濟形成了緊縮效應。
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他認爲,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地方政府的事權和財權不匹配,這個因素長期存在。
另一個原因在於過去地方政府支持經濟發展的具體做法是招商引資。各地的招商引資政策推動了經濟發展,但也在一些領域形成了較低水平產能的複製。
政策應盡力消除地方政府行爲的緊縮效應
應該怎樣消除地方政府行爲的緊縮效應問題?黃益平提出三條從長期到短期的政策建議。
他建議,從長期看,地方政府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逐步減少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真正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地方政府當然可以執行產業政策,但前提是真正對最後的結果負責。與此同時,將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政府的核心功能,即維持公共秩序、提供公共服務、在特定領域引領科技創新等。
從中期看,他認爲需要進一步推動財政改革,重構央地財政關係,確保地方政府事權和財權的相對匹配。
從短期看特別是明年,他建議,政策應該盡力緩解甚至消除地方政府行爲的緊縮效應。具體而言,一方面,通過提高財政赤字或者增加政府舉債爲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儘量讓地方政府日子能夠過得下去;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地方政府不規範的“開源”行爲要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