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光: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輪迴轉世是否可能?
本站研究局出品——如何更快樂
你快樂嗎?如何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金錢和快樂一定成正比嗎?快樂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本站研究局邀請長期從事快樂研究的全球知名華裔經濟學家、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黃有光解讀快樂的秘密。
一個人死後,我們經常會說他“在天之靈”可能如何如何。死後靈魂還存在嗎?其次,以前義士從容就義時也經常說,“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就是相信其靈魂能夠再來投胎。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達賴喇嘛的傳承,就是在原來的達賴去世後,尋找他轉世來投胎的孩子來培養。(詳見:陳慶英2014.)
關於輪迴,筆者認爲佛教有一個很大的教義衝突的地方。輪迴說是佛教的一個很主要的教義。另外一個也很主要的佛教教義是“無我”,認爲人是由色法(物質)和名法(精神)構成,這裡並沒有永恆不變的我,認爲我們每個人心中認爲的“我”,並不是真正存在。這好像是說並沒有靈魂。這是和輪迴的教義是相違背的,因爲輪迴須要靈魂的存在。筆者不知道佛教界與研究佛教的學者對這個衝突的看法。我問過一些人,有人說,佛教的教義有不同的來源,可能是一個原因。我對佛教歷史的認識,不足以確認這個說法的正確性。佛教關於靈魂不存在與輪迴的衝突,筆者將來會在一本關於“人亡靈存”的專著裡的一個附錄中討論。
根據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European Values Survey),相信死後還有生命的人,比相信沒有的人多。在歐洲國家,回答:你相信死後有生命嗎?(Do you believe in life after death?)這個問題,有44.3%相信,41.2%不信,14.5%不知道。死後還有生命未必有輪迴,因爲靈魂可能只到天堂,未必重新投胎。回答:你相信有輪迴轉世嗎?(Do you believe in reincarnation?)有21.2%相信,63.3%不相信,13.5%不知道。歐洲以外的國家,相信靈魂與輪迴的人更多,例如相信有輪迴的人,在巴西高達57%,而在比例最高的印度是91%,絕大多數人都相信(詳見Haraldsson & Matlock 2017, Ch.8; Matlock 2019)。因此,即使只是根據人們的信仰,靈魂與輪迴絕對不能被認爲是完全不值得考慮的迷信。我們應該多看看事實。在提供了關於輪迴的事實的全面與平衡的討論後,Matlock (2019, p.270)得出結論:‘我現在沒有疑惑地宣佈,我相信輪迴轉世是對數據的唯一可以辯解的理智解釋’。
自古以來,世界各大洲的多數地區都有關於輪迴的信仰。著名古希臘數學家(幾何學上的著名畢氏定理髮現者)與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約575年到約前495年)就記得其前世,包括一名特洛伊(Trojan)戰士Euphorbus。當他在一座廟宇看到一個盾牌時,說他記得是他前世用的。柏拉圖(約公元前428-348年)本人沒有關於前世的記憶,但他認爲我們的知識部分來自前世,通過下意識的記憶而影響今世的知識。蘇格拉底也認爲他那位沒有受過教育的奴隸的數學知識是來自前世。(見Matlock 2016,p.196n.)其他相信輪迴轉世的著名哲學家包括萊布尼茲(G.W.Leibniz; 1646-1716)、休姆(David Hume1771-1776)、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等。【筆者的一位前世可能是邊沁,不然爲何筆者6歲時就有堅固與近乎完善的效用主義思想?】
一種有力支持輪迴的事實是全世界各個地區都有不少小孩子,大約在2-3歲開始會說話時(平均年齡是35個月;Tucker 2005),說出自己前世的事蹟。長大後,這種記憶多數會逐漸喪失,但也有到成年還留下一些記憶的。最先系統地與最大量研究過這種有前世記憶的事件的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伊安·史蒂文森(Ian P. Stevenson)(1918-2007)。他是美國精神病學家,醫學博士,曾經擔任系主任。他的研究成果結集爲十餘本專著和數百篇論文,在國際學術界引起巨大關注和爭議。近半個世紀與超過2500個案(包括1400個前世的存在被確認的)的研究使他得出輪迴轉世的確存在的結論。這些案例包括許多是屬於“early-bird cases”, 既在還沒有發現匹配的前世存在之前,孩子的敘述就被記錄下來,然後發現匹配的前世家庭之後,才證實那些已經被記錄下來的孩子的敘述是符合那位前世的情形的。這包括令人難以不接受人亡靈存的Bishen Chand的案例,因爲這孩子說出大量事先被記錄,後來被證實的事實,與具有其前世所特有的個性、行爲、知識與技能,而不是那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有的,包括找到其前世所收藏的貴重物品(見Braude 2003, 第6章第2節;Sudduth 2016, 第5.2.2-5.2.3節)。這些大量的資料,儲存於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Personality Studies系的資料庫。雖然比較少見,也有成人對前世的記憶,有些是在夢中出現的,但後來調查出所記憶的前世曾經存在的事實(見如Hassler 2018)。
1982年,史蒂文森幫助建立了科學探索學會(Society 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他在輪迴轉世方面的作品包括300多篇論文和14本書,其中包括:《二十案例示輪迴》(Twenty Cases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1966)和《歐洲輪迴案例》(European Cases of theReincarnation Type)(2003)。他的主要作品是2268頁的兩卷本的《輪迴轉世與生物學:對胎記和先天缺陷成因的一種新解》(Reincarnationand Biology: A Contribution to the Etiology of Birthmarks and Birth Defects)(1997)。史蒂文森之後有更多學者繼續對輪迴的研究,綜述見如:Haraldsson & Matlock (2017),Kean (2017)。以下敘述大部分根據這些文獻。
記得前世的孩子,通常是在開始會說話後不久,大約2-3歲時開始說出記得前世的記憶。隨着年齡的增加,這種記憶逐漸淡忘,多數在十多歲以後忘記,但也有少數成年後還有一些記憶的。這些孩子在認知能力與學校功課上都不比平均的低(Presti 2021,p.57)。唯物主義者多數會認爲這些孩子所說的記憶是不可靠,是不能當真的;或是受到大人的期望或暗示所引起的,反正不能接受。雖然不可靠與有誤導性的案例也存在,然而,根據大量的研究,有很多事件與面向不能用這類因素來解釋。
1.有很多有前世記憶的孩子的家庭成員都是不相信輪迴的,並對孩子的記憶的敘述做一定程度的遏制,而不是鼓勵與暗示,但孩子還是堅持說出來。
2.有很多孩子所說的人物或事情,不但孩子本身不可能自己今世會知道,家中也沒有其他人,或孩子接觸過的其他人能夠知道,而在那些後來被確定其前世原來真有其人,後來去世的情形,孩子所說的與這位前世以前的情形相符合,包括一些很具體,不可能是猜想或巧合的事件。
3.有些情形,孩子所說的,初步調查發現與官方紀錄不同,好像是不匹配的,但後來經過進一步詳細調查後,才發現官方數據有誤,而孩子說的是對的 (見Braude2003,第6章第4節關於Antonia的案例)。這點對於拒絕超級特異功能論,而接受人亡靈存論尤其重要。
4.當孩子第一次被帶到其前世的現在的地區與家,孩子對這個應該陌生的地區很熟悉,能夠認識前世現在還在的家人,能夠叫出他們的名字,也能夠從相片中指出其前世所認識的人(而孩子本人從來沒有見過的,或孩子出生前就已經去世的人),甚至說出一些大家都不知道的事,而被證實是正確的。例如,一位前世時知道一筆錢藏在前世家中的一個隱蔽地方,孩子能夠說出,並找到那筆錢。
5.當孩子記憶中的前世的語言與孩子父母的語言是不同的情形,這孩子(在今世)雖然完全沒有接觸過前世的語言,也會使用這個語言。這叫做特異外語能力(xenoglossy)。
6.在有前世記憶的個案中,超比例的前世是在非正常情況去世的,包括車禍、自殺、被謀殺、戰爭等。在很多這類情形,孩子出生時往往有符合前世去世時的致命傷的胎記。例如如果前世因爲頭部中槍而去世,孩子的頭部同樣部位有子彈進出口的胎記,而且大小符合子彈進出的規律,即入口小,只有約子彈的大小,而出口比較大。(Stevenson 2000,p. 656.)
7.孩子在許多行爲與偏好,表現出與其記憶的前世的行爲與偏好有很多共同點;有些在面貌上也有相似性。
8.孩子經常有一些與其記憶的前世去世的原因有關聯的恐懼症,例如如果前世是被溺死的,孩子對水有特別的恐懼,而不能用其今世的經驗來解釋。這些恐懼,有些是這些孩子還沒有開始說出對前世的記憶,就已經出現的。
我們來看看一個在美國的前世記憶的個案,根據孩子James Leininger的父親Bruce Leininger在Kean (2017,第一章;參見Presti2021, pp.57-60)的敘述。父親Bruce是LafayettParish的人力資源主任,母親Andrea原來是著名的美國芭蕾舞蹈員,現在是芭蕾舞蹈教師。當孩子James還不到兩歲時,父親帶他參觀一個博物館,James對飛機非常興趣,不肯離開。第二個月,母親帶他到一個玩具店,給他看一個玩具飛機,並指出飛機下有一個炸彈。他指正他的媽媽說,“這不是炸彈;這是副油箱(drop tank)!”兩歲的James比他媽媽更懂得飛機。(筆者之前也不知道這叫副油箱與其功能;緊急要減輕飛機重量時放掉副油箱的油。)
從兩歲左右開始,James開始在惡夢中尖叫,每星期好幾次,嚴重到被媽媽帶去看醫生,但醫生看不出任何問題。有一次,James在噩夢中大喊,“飛機着火墜落!”。後來,James陸續說出他的前世是一位飛行員,飛機被日本擊落,着火墜落入Iwo Jima附近海洋,飛機是前方的引擎被擊中,另外一位飛行員朋友名叫Jack Larsen,後來在一張相片中認出。這些敘述,他媽媽Andrea都在期間(研究人員開始接觸他們之前)做了筆記。後來尋找到前世James Huston與其朋友Jack Larsen的確存在,真的是飛行時被日本擊落而死亡,上述具體事件都被證實與以前的事實符合。
還有兩件很令人吃驚的細節。首先,James經常自己簽名爲“James 3”。但在他父母所知,家族中James應該是第一個James,不是第三世。後來發現,其前世James Huston是Junior,是James第二。因此,小孩James自認爲是James第三。其次,James三歲時的聖誕禮物是兩個喬娃娃(G.I.Joe dolls)。James很喜歡,把那褐發的叫Billy,黃髮的叫Leon。James4歲時,獲得另外一個紅髮的喬娃娃,James稱之爲Walter。父母親對James給娃娃取的名字很驚奇,因爲家族中沒有人的名字是Leon或Walter。父親問James爲何取這三個名字。James答說,“因爲他們是我上天堂時來見我的那三位”。父親Bruce後來根據戰爭時期的記錄查到,James的前世James Huston 的同一個中隊中有Billie (與Billy經常通用)Peeler,Leon Conner,與Walter Devlin三位士兵,而且這三位都是在James Huston去世的前一年(1944)去世的,當James Huston 去世時,這三位朋友應該都已經在“天堂”。Bruce從這三位的在世的家人中獲知,他們各人的頭髮顏色是分別和那三個有其名字的喬娃娃同樣的。這些信息,不可能是4歲時的James能夠知道的。
類似James的驚人轉世案例很多,如果不是輪迴轉世,如何解釋?我們下次大概會討論與輪迴轉世同樣強烈暗示可能“人亡靈存”的另外一種現象:瀕死經歷,或死亡不久,復活回來報告其到靈界的經歷。
文獻
陳慶英(2014). 《達賴喇嘛轉世制度》,五洲傳播出版社。
BRAUDE, Stephen E.(2003). Immortal Remains: The Evidence for Life after Death.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HARALDSSON, Erlendur & MATLOCK, James G. (2017). I Saw a Light and Came Here:Children’s Experience of Reincarnation, White Crow Books.
HASSLER,Dieter (2018). A new and verified case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based ondreams and flashbacks, Journal of the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83(2): 81-102.
KEAN,Leslie (2017). Surviving Death: A Journalist Investigates Evidence for an Afterlife, New York: Crown Archetype.
MATLOCK, James G. (2016). Themyth of mortality:Comments on Martin and Augustine’s The Myth of An Afterlife,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 80(2): 190-203.
MATLOCK,James G. (2019). Signs of Reincarnation: Exploring Beliefs, Cases, andTheory, Rowman & Littlefield.
PRESTI,David E. (2021). Mind Beyond Brain: Buddhism, Science, and the Paranormal,New York:Columbia Univdersity Press, paperback edition.
STEVENSON,Ian (2000). The phenomenon of claimed memories of previous lives: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and importance, Medical Hypotheses54: 652–659.
SUDDUTH, Michael(2016). A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EmpiricalArguments for Postmortem Survival,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TUCKER,J.B. (2005). Life before Life: 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Memories of Previous Lives.New York: St. Martin’s.
往期回顧:
黃有光簡介:
Monash大學榮休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講座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Global Priorities Institute諮詢委員。
194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1966年獲新加坡南洋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經濟學學士學位,1971年獲悉尼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74年至1985年在澳大利亞Monash大學任副教授(Reader),1985-2012年任講座教授(personal chair), 2013年後成爲終身榮譽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於1980年被選爲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於1986年被選入Who’s Who in Economic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1986的十名澳大利亞學者與全球十名華裔學者之一, 於2007年獲得澳大利亞經濟學會最高榮譽—傑出學者(Distinguished Fellow)。受邀請於2018年到牛津大學作第一屆Atkinson Memorial Lecture。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關注本站研究局官方視頻號,看書本上學不到的新鮮經濟學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中國版>>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國際版>>
【精彩推薦】黃有光·本站研究局專欄PC版>>
【精彩推薦】黃有光·本站研究局專欄客戶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