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班味的年輕人,還願意爲吃飯花心思嗎?
“我大半生研究人生的意義,答案還是吃吃喝喝。”
在新書《心間事,舌尖解》中,“饞人”蔡瀾言簡意賅的序言讓人會心一笑。見識廣博、才情橫溢的蔡瀾,對各國美食、飲食文化如數家珍,卻始終不喜歡“美食家”這一頭銜,“我的名片上只有名字,沒有頭銜。硬要安上一個的話,我會叫自己‘饞人’,饞吃饞知識的人。”
而對於最困擾當代青年的人生難題——“今天吃什麼?”蔡瀾先生也在書中給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妙答:把食物做熟最好的方法是白焯,菜市場走一圈就能找到做菜靈感,如何煮出十道不同的咖喱……
不難發現,如今不少年輕人都和蔡瀾一樣,把獲取快樂的方式,簡化到吃飯這件小事上——沒有什麼事,比好好吃一頓飯更重要。
吃飯,是人生中頂要緊的事兒。(圖/《住宅區的兩人》)
好好吃飯,
就是療愈人心的良藥
“突然肚子餓了。”
這是日本深夜劇《孤獨的美食家》中,主角五郎叔的經典臺詞。每次完成工作任務後,飢腸轆轆的他就開始專注在街頭巷尾尋找能勾起他食慾的餐廳。
即便頂着咕咕直叫的肚子,五郎叔也絕不會隨便選一家店湊合。從店鋪門面、餐廳環境、菜品挑選,五郎叔都會拿出學術研究般的認真和細緻,悉心安排自己的每一頓飯。
當精心挑選的菜品上桌,一天的煩惱和疲憊彷彿瞬間煙消雲散。五郎叔滿心滿眼,只有眼前一桌豐盛的餐食,仔細咀嚼口中的每一粒米、呼嚕嚕吸入冒着熱氣的拉麪、在酥脆的炸豬排上淋入伍斯特醬……
在酥脆的炸豬排上淋入伍斯特醬,誰看了不“斯哈”?(圖/《孤獨的美食家》)
真正的美食家,大概不是吃過多少珍稀、昂貴的食材,而是擁有認真對待每一頓飯的虔誠。
顯然,光看“吃播鼻祖”五郎叔吃飯已經滿足不了廣大吃貨,他們必須身體力行地加入享受美食的陣營。無論是週末約上三五好友打卡本土美食店,沉浸式體驗特色美食的酒店“宅度假”,還是工作日獨自一人享受美食,閒暇時親自下廚做一頓飯,都成爲了打工人去“班味”的重要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珍・克里斯特勒在著作《學會吃飯》中提到:“跟食物良好的互動,能讓我們充分享受食物帶來的喜悅和滋養,幫我們調節情緒。”美食的治癒力,相信每一個吃貨都深有體會。而如果要評選最有治癒力的美食,火鍋一定名列前茅。
火鍋的美食治癒力,沒有人能夠抗拒。
2018年,新週刊在封面專題《火鍋中國》中提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吃火鍋的人羣。不拒葷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調料不拒東西,共食又絕不帶任何強制性,還有充滿人情味的‘不夠優雅’的滿嘴過癮,都是中國人被火鍋治癒的原因……”
用網友的話來說:“沒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頓!”在火鍋裡,年輕人能輕鬆找回吃的自由,蒸騰而上的煙火氣撫慰着每一個焦慮的靈魂。
正如《孤獨的美食家》中的一句經典語錄:“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後,那一瞬間是隨性而自由的,不被打擾,也不需要照顧他人的口味,無顧慮地享受美食的孤高行爲,是現代人都擁有的最平等的、最好的安慰。”
最好吃的食物,就是能讓你心靈得到慰藉的食物。
“尋味之旅”火了:
爲美食,奔赴山海
除了認真安排好一日三餐,美食也成爲了年輕人旅行目的地的重要風向標。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國內旅遊熱情迎來小巔峰。DT商業觀察發佈的《2024國慶“逛吃”報告》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會爲了原汁原味的當地特色美食,專程奔赴一座城。重慶火鍋、廣州早茶、徐州燒烤、北京烤鴨、成都火鍋,成爲了國慶期間搜索量最高的地域美食。
從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到最近遍地開花的貴州酸湯,不難發現,近年來大衆對食物是否“正宗”、食材原產地提出了更多的期待,各種“尋味”之旅也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順德、潮汕、淄博、天水、貴州等都成了大衆的尋味目的地。
貴州酸湯火鍋。
當美食成爲越來越多人奔赴一座城的理由,食材原產地也成爲了不少吃貨的“心頭好”。
“食物其實並不只講味道,還有許多東西,看似一文不值,像環境中的鳥叫、空氣的溫度……但它們是附着在食物上的,能在體會過它們的人心裡激起一圈圈漣漪。”在著名“吃貨”陳曉卿看來,原產地食材的獨特風味難以被輕易取代。
事實上,將更多在地美食原汁原味地搬上餐桌,不僅是越來越多食客的期待,更是不少餐飲品牌正在努力的方向。想吃會跳動的牛肉,不一定要親自去潮汕;想試試熱辣滾燙的湖南小炒肉,家附近的餐廳就能滿足你;而想一口到草原,你只需要找找附近的海底撈。
最近,海底撈推出的秋季新品呼倫貝爾草原肥牛卷和呼倫貝爾蟲草花肥牛卷,就在餐桌上滿足了不少食客對一望無際的草原的嚮往。開火後只需汆燙約20秒,在微微卷曲的時候撈出,一口下去,新鮮牛肉特有的豐腴汁水瞬間盈滿舌尖,鮮嫩醇厚的味道在口腔縈繞,越嚼越有“草原味”。
海底撈呼倫貝爾草原肥牛卷。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誰不希望到遼闊的大草原,張開雙臂,以天爲被,以地爲牀,深深地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好好吃一頓最新鮮的牛羊肉?網友的銳評更是一針見血:“爲什麼打工人都向往新疆、內蒙古、西藏?因爲牛馬都向往草原。”
海底撈爲你下苦功,
把原產地食材搬上餐桌
爲了把最新鮮的“草原味”搬上餐桌,海底撈狠狠下了一番苦功。從原產地調研、產品研發、採購,到質量安全監測,從牧民養殖到端上餐桌,海底撈“尋鮮小分隊”都嚴格把關、嚴控品質,鮮香地道、原生態滋味的秋季新品呼倫貝爾草原肥牛卷和呼倫貝爾蟲草花肥牛卷才終於面世。
海底撈“尋鮮小分隊”先後考察走訪雲南、貴州、山東、東北、陝西、內蒙古等國內優質的牛養殖區,耗時600多天,歷經上百次嚴苛選牛,只爲尋找“中國好牛肉”。最終,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北緯50度的黃金牧場呼倫貝爾大草原。
內蒙古呼倫貝爾是中國最大的草原,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資源,是中國最大的牛羊養殖與繁育基地,土地肥沃、水草豐盛,爲養育牛羊提供了最天然優質的環境。
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
在這裡,牛以天然散養的方式飼養,享受着1000多種牧草的滋養,其中包括韭菜花、扎蒙花等具有提鮮香味的物質,以及多種中草藥。在自由放養5到7個月後,當牛的體重達到五六百斤,就進入育肥階段。這個階段會給牛補充大量的蛋白質,使得牛肉的雪花沉積更好,口感也更爲香嫩。
最後,海底撈還得優中選優——選擇30個月以內“最佳牛齡”的公牛,因爲這個階段的公牛在嫩度、鮮美度以及脂肪沉積上都要比其他階段的牛更好。爲保證食客享用到純正的呼倫貝爾風味,海底撈要求所有供貨養殖工廠,都必須擁有“呼倫貝爾國家地理標誌”的授權資質,保證所有牛肉都產自呼倫貝爾產區。
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牛羣。
有了好產地、精選食材後,海底撈還得在“鮮”上下苦功——如何把最新鮮的“呼倫貝爾牛肉味”鎖住,送到海底撈全國1300餘家門店的餐桌?海底撈選擇國產鮮肉直接加工、低保水微調理等工藝處理,最大限度保持了原肉的口感和香氣,讓食客彷彿置身於遼闊草原的篝火旁,身旁的牧民剛剛切好一盤鮮嫩的牛肉,只等下鍋汆燙。
衆所周知,在海底撈吃火鍋,是一件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的事。蝦滑肥牛響鈴卷、番茄牛肉滑蛋飯、自制熱乾麪、西瓜氣泡水……網友各種自制創意吃法不斷推陳出新。海底撈官方也當仁不讓,這次秋季新品破天荒地推出了呼倫貝爾蟲草花肥牛卷——把蟲草花加到肥牛卷裡,每一片鮮嫩的肥牛都有蟲草花的點綴,煮熟後既有牛肉的香氣,還帶着淡淡的蟲草花特有的菌菇香。
海底撈呼倫貝爾蟲草花肥牛卷。
爲了讓蟲草花完美融入肉卷之中,產品研發人員進行了多次改良,確定蟲草花添加的合適配比,克服了蟲草花涮煮時容易脫落、散碎,不夠美觀等諸多難點,讓自帶菌香的肉片別有一番風味。
同時,海底撈也在北京、青島、廣州、深圳四城,分別設立呼倫貝爾主題門店,讓食客可以一邊享受美味,一邊欣賞豪放的蒙古舞表演,全身心地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
海底撈呼倫貝爾主題門店。
爲進一步豐富就餐樂趣,海底撈在秋季上新期間,開展“只要畫得牛,海底撈送牛”繪畫活動。食客們只要參與繪畫,都有機會在門店抽取贈送菜品或優惠券,經評審最終選出的第一名畫作,還能獲得特等獎——“一整頭牛的剔骨牛肉”。所以,如果你最近在海底撈看到有人拿着水彩筆、顏料箱、畫板、畫架在埋頭苦畫,也不需要感到奇怪。
從夏季新品貴州雷山酸湯鍋,到本次秋季新品呼倫貝爾草原肥牛卷,海底撈將沿着廣大食客期待的地域美食路線,在發掘更多優秀地域美食、繼續用心嚴選好食材的同時,爲中國好產區、好產品提供發展平臺,讓越來越多的特色化美食陸續走進食客的餐桌。
作家楊熹文曾說過:“一個人對待吃飯的態度,折射出來的是對生活的態度。”秋風漸涼,是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在海底撈支個鍋子,穿過嫋嫋的煙火氣,在美食中抵達想象的遠方。
作者:賈輝
校對:遇見
排版: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