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拒絕回答問題叫最會溝通?
文/季節(碩士)自從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蔡英文成爲民進黨總統提名候選人以來,蔡英文就被各方看好可以成爲下一任的中華民國總統,在一片形勢大好、遙遙領先的情況下,她也修正了以往民進黨較爲激進的論調,企圖塑造更溫文更中道的形象。他也表達了自己的親民,宣稱當選後她的政府一定會是「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還說不會怕監督,因爲她不會是獨斷獨行的總統,也不會是拒絕民意的總統,更不會是維護一黨之私的總統。
然而當初說的是一套,實際上做到似乎又是另一套。從她之後的好些言行,我們既感受不到她的善於溝通,也很難將她與「不會是拒絕民意的總統」一詞連想在一起。
首先去年縣市議會議長選舉後,臺南市長賴清德以臺南市議會議長李全教涉案爲由,不進入議會備詢。這樣違法的行爲獲得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力挺,先是說「要不要進議會、甚麼時候進,這是市長的權利,他的決定,我們也尊重」,等到監察院都通過對賴清德的彈劾案了,蔡英文仍率領民進黨做出決議力挺賴清德。最終賴進議會了。但是蔡英文還沒當總統,就可以姑息包庇同黨成員拒絕接受民代監督的行爲,未來她自己會不會比照辦理呢?
接着在馬習會後,蔡英文召開記者會抨擊馬總統,可是她卻在念完聲明後立即走人,拒絕讓記者提問。只准單方面陳述不準互動,這樣將是最會溝通的政府領導人?試問不準別人提問的溝通方式,有甚麼辦法可以知道對方的想法?靠心電感應嗎?
被爆出年輕時就在炒地後,蔡英文有次面對記者提問想了解相關議題,記者話才說到一半,就被她打斷,拒絕回答並說:「第一題可不可以不要這題?換一題好不好?」。如果記者問的是別人,被問者拒絕回答並不稀奇,可是當被問的人是想要打造「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的人時,就很弔詭了。還沒當選就拒絕接受第四權的監督,如何令人放心?
記者所問,並非無涉公益之事,畢竟王如玄軍宅事件之所以引發不滿,就是因爲如今居住正義和高房價是衆多國民關切在乎的議題。蔡英文口口聲聲批評馬政府不能照顧弱勢:「我們不會再把房價的上漲,當成是社會富裕的象徵」,可是當有人質疑她自己過去做的,正是靠地皮賺錢時,那當然會引發她當選後是否真願遏止此風的疑慮。所以做爲普通有錢人,蔡當然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但身爲總統候選人,此舉不可取。
面對自從2004年以來歷屆總統大選都會舉辦的總統辯論,蔡主席方面先是一再消極迴應,後來改採堅持三立要加入主辦。最後終於同意了,但是蔡主席也坦白的說「電視辯論不是我的強項」,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缺點,蔡英文不擅長辯論,並沒有錯,可是我們好奇的是,不擅長辯論,又不讓記者提問,那她擅長或偏好的溝通方式到底是甚麼?要怎樣打造出「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呢?
中華民國人民已經直選過4次總統了,不少人對候選人口中動聽的話聽夠了、聽膩了,需要的不是聽起來很好的理想很偉大的願景,而是願意提前說怎樣落實理想、並且身體力行的從小處證明自己願意實踐的總統候選人。
●作者季節,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本文爲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聲音,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