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監管徹底清理低俗短視頻
一個女孩躺進水溝裡扮演“水母”,配上一句“下輩子做一隻水母吧,聽說它無心臟”的“青春疼痛文學”文案,就能獲得上萬點贊。於是,衆多女孩紛紛效仿。然而,她們並不知道,那些細菌含量超標的污水很有可能導致她們得病。
在互聯網上,這些被打上“風格誇張”“畸形審美”等標籤的短視頻,被網友戲稱爲“慢腳文化”。
記者注意到,這些短視頻的拍攝者和關注者,有不少是未成年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指出,這類“慢腳文化”看似屬於社會文化的不同表現形式之一,但其中不少內容屬於“博眼球”“抓流量”的低俗文化現象,尤其是諸如未成年人結婚生子等甚至已涉及刑事犯罪問題。對此,監管部門應加強實時研判與跟蹤治理,督促平臺依法加強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指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都對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作出明確規定,相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監管,對網絡上的虛假和低俗短視頻進行全面徹底清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觸碰法律底線
“04已婚已孕,在婆家的一天”“05嫁給大自己17歲大叔的一天,都幹些什麼”……在網絡平臺,一些博主以“記錄美好、分享生活”之名拍攝的短視頻,令人咋舌。
在這些短視頻中,一些未成年人會攀比“誰更有實力”。比如,有中小學生模樣的博主手拿香菸擺造型,還有的中小學生以“校服+絲襪”的搭配出鏡。
戀愛、懷孕、生子……這些現實生活中的未成年人禁忌,在這些短視頻中被輕易打破。其中許多行爲,不僅是對倫理道德的無視,甚至觸碰了法律的底線。
在某博主的短視頻中,有“歡迎收看06女孩二胎坐月子,倒計時兩天vlog”“歡迎收看06已婚女孩在家帶兩個娃,一天都能幹點啥”“歡迎收看06二胎寶媽在家逆襲的一天,都在乾點啥”等多個相關作品……從視頻內容來看,這些博主都是在未成年的時候就已結婚生子。
有網友在評論區裡表達了對“未成年人結婚生子”的不理解,稱這樣的行爲已經涉嫌違法,卻被博主回懟道:“那又怎樣?起碼我生下來了,總比打掉的強。”
劉明是一名“05後”博主,對於“慢腳文化”給未成年人帶來的不良影響感到憂慮。在他看來,互聯網對未成年人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如果‘慢腳文化’持續氾濫,未成年人遲早會被互聯網摧毀”。
畸形的價值觀取向
如今,短視頻已深度浸潤到未成年人的生活中,成爲他們學習、社交、消費、娛樂的重要工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僅3.8%的受訪初中生沒用過短視頻,獲取信息與豐富知識是初中生使用短視頻的主要目的。
但隨之而來的“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低俗短視頻侵蝕未成年人價值觀”等負面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有家長在網上留言稱,自己5歲的兒子在刷到一個誇張講述自己童年經歷的短視頻後,詢問他們:“是不是我不聽話就會拋棄我,然後再生一個聽話的孩子?”這位家長表示,這樣的短視頻太可怕了。
據《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統計,11.9%的未成年用戶在工作日平均每天看短視頻超過2小時,7.2%的未成年用戶在節假日平均每天看短視頻超過5小時,77.5%的家長表示擔心孩子看短視頻成癮。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貞會直言,諸如未成年“寶媽”等不良短視頻,其背後錯誤的倫理觀念會入侵未成年人的內在思想,極易影響未成年人價值觀取向,導致未成年人道德倫理觀念走向異化和扭曲。
王貞會指出,未成年人的心智尚不成熟,對事物的判斷和辨析能力也未發展完全,其在觀看短視頻的過程中,難以區分正常信息、不良信息、違法信息的性質,也無法充分認識到不良信息和違法信息的危害性,容易誘發其學習不良行爲模式和違法手段。
亟需綜合施治
近年來,爲了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我國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的立法腳步逐步加快。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網絡保護”專章,對網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等主體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從網絡素養促進、網絡信息內容規範、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網絡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規範。
專家認爲,治理低俗短視頻,平臺應承擔相應主體責任。
趙精武指出,絕大多數“慢腳文化”與“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相悖,平臺理應採取必要措施對這些網絡信息內容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除了直接屏蔽、封禁違法的網絡信息內容之外,平臺也應當依法設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負責人,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制定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細則,利用算法推薦、投訴舉報等管理機制,儘可能降低不良網絡信息內容的傳播與擴散。
當然,“慢腳文化”的治理不能僅依靠平臺自身,還需要監管機構的實時研判與跟蹤治理。
“監管機構應當對相關網絡信息內容進行專項整治,通過違法不良信息黑名單、網絡實名制、賬號封禁等機制控制相關信息內容的傳播。同時,推動平臺經營者自覺踐行主體責任,傳播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消除‘慢腳文化’的不良社會影響。”趙精武說。
李君指出,清朗的網絡環境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監管部門應當始終保持強監管姿態,持續推進網絡直播行業整治行動,對網絡上的虛假和低俗短視頻進行全面徹底清理,對惡意創作和傳播虛假低俗內容的創作者進行封殺,還要追究平臺的連帶責任。(蒲曉磊 鄭津)
來源:法治日報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