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在乾隆駕崩後抄家和珅得到八億兩白銀,爲何還爆發財政危機!

公元1796年,乾隆退位,嘉慶皇帝登基,大清自此翻開嶄新的一頁。

三年之後乾隆去世,而嘉慶僅僅只用了短短的十五天就除掉了和珅!

據說:和紳被抄家時,其家產統計總價值高達了八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朝國庫年收入的十多倍!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和珅死後,大清王朝卻很快陷入到了貧困之中。

可以說終嘉慶一朝,清政府都始終處於嚴重的財政危機之中!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無非是以下三條。

原因之一:對外經濟的貿易差,導致國內的通貨膨脹嚴重!

嘉慶繼位之前,清朝剛剛走過“乾隆盛世”,按例說,嘉慶接手的國家應該是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纔對。

可惜現實很殘酷:乾隆留給嘉慶的,其實是一個國庫早已空虛見底了的大清朝。

因爲乾隆時期的所謂“乾隆盛世”,其實就是國家用真金白銀給硬生生堆出來的!

“乾隆下江南”要花錢,當“十全老人”打仗更要花錢,再加上乾隆本人好大喜功,生活更是奢侈無比。

一來二去的,就把家底折騰得差不多了,這也是嘉慶剛登基就着急除掉和珅的原因之一。

國庫空虛見底,他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查抄貪官了,可即便和珅的家產再龐大,也總有花完的一天。

只要導致財政危機的根本問題沒解決,就算是十個和珅的家產也救不了嘉慶。

後來嘉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他繼位後就再也沒有幹過“巡幸江南”這種燒錢的事情了。

甚至連每天的衣食都很節儉,早上天不亮就起來工作,算是鐵了心地想要挽救大清的財政危機。

然而儘管如此,可嘉慶遇到的危機卻依然還是十分地嚴峻!

就比如說嘉慶時期,國內人口大規模增長,全國人口超過了三億。

這也直接導致了人多地少,土地矛盾十分尖銳,無數無地可耕的老百姓成爲了饑民和流民。

除此之外,當時大清的海外貿易十分發達,外國商人大量的採購着國內的瓷器和茶葉。

外國對華商業貿易的繁榮,也導致了大量的白銀流入了中國。

白銀淨流入國內,嘉慶本應該收緊銀根,開展對外貿易,扭轉貿易差。

可他卻一味地遵循着祖制,閉關鎖國,結果造成了嘉慶朝的物價出現了飛漲。

民間的米價,甚至還一度達到了乾隆時期的三倍!

嚴重的通貨膨脹不僅讓本已拮据的清政府財政雪上加霜,而且還嚴重影響了老百姓們的生活質量。

原因之二:朝政腐敗,朝廷從上而下的官員們都貪腐成風!

嘉慶登基後,雖然最大的貪官和紳死了,可是朝廷之內的貪腐之風仍然盛行。

廣大的官員們已經達到了“無人不貪腐,無人不收禮”的地步,就連社會上正常辦理一些事情,也都得用銀錢開路。

從嘉慶七年到嘉慶十年,嘉慶皇帝進行了多次官員任免。

全國十一個總督裡,他因爲反腐撤換過六個,省部級的官員更是撤換了無數。

除了大抓反腐工作,嘉慶還積極樹立着“模範先鋒”,希望廣大官員能向這些廉潔的清官學習。

就比如說掌管四川軍需的廣興,他在任期間爲國家節省了大量的白銀,可謂是頗有政績,因此也成爲了嘉慶指定的“學習典範”。

但頗爲諷刺的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清官”,在調任兵部侍郎後,竟然被發現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貪官。

根據史料記載:這位清官在兵部侍郎的任上時,僅僅一年時間之內就貪污了整整四萬多兩的白銀!

除了朝廷的高官之外,普通官員和基層的辦事員也是貪腐成風。

在嘉慶十一年,朝廷就出現了一場貪腐大案,這場大案的主角是直隸布政使司的承辦司書王麗南。

要是放在今天,也就相當於是省財政廳的一個辦事員,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基層員工,居然貪污了整整三十多萬兩白銀的鉅款!

而且他的貪腐方式,竟然就是直接私刻了自己頂頭上司的假公章,然後再串通銀號,隨意的冒領國庫銀兩!

雖然嘉慶皇帝一直都在努力的執行反腐新政,但效果卻始終都不盡人意!

而眼看着貪官越殺越多,嘉慶最終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最後,他制定了一條萬兩白銀的“生死線”:貪污萬兩以上的處死,不足萬兩的則不用處死!

同一時期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曾說過:

“最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的白銀從歐洲流入了中國,因此中國的物價顯着提高,而物價提高了,官員的薪金卻仍然還是固定的,這就使得他們的收入和開支比例失調。

正因爲中國官吏的薪水都不高,也使得他們更容易接受賄賂的誘惑”。

原因之三:階級矛盾尖銳,國內的農民起義反抗運動不斷髮生!

物價飛漲,貪官遍地,在重重矛盾積壓之下,國內終於爆發了各種的農民起義運動。

而說到嘉慶朝的民間起義,我們不得不談及一位民間少女,王聰兒。

王聰兒本是一個賣藝的少女,她隨母親走南闖北,吃盡了人間的苦頭,後來,母女倆一路賣藝到了襄陽,受到了當地惡霸的欺辱。

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一個叫齊林的漢子挺身而出救下了母女二人。

齊林本是襄陽白蓮教的首領,是當時清政府欽定的通緝犯,他爲人熱心仗義,是一個十足的好漢。

在齊林的感召下,王聰兒加入了白蓮教,然後經常依靠着賣藝的身份,四處宣揚着白蓮教的教義。

最終,齊林和王聰兒二人情投意合,結爲了夫妻,在成親之後,夫妻二人便一起謀劃着發動反清起義。

當時是嘉慶元年,和珅仍在執政,在和珅的縱容下,地方的貪官污吏們瘋狂的壓榨着當地的老百姓。

再加上當時國內的各種自然災害,更是使得無數的百姓們流離失所,變成了流民。

在這個時候,民間已經有了大規模起義的苗頭了,只等待有一位舉義者來來點燃它!

公元1796年十月份,白蓮教首領劉之協率先發動了起義。

齊林和王聰兒夫婦聽聞此消息後,立即舉起響應,轟轟烈烈的白蓮教起義就此爆發了。

然而,在起疑發生前,消息不幸走漏了,導致齊林被官府抓捕並慘遭殺害!

丈夫死後,王聰兒悲痛欲絕,但她很快就調整了心情,抹掉眼淚,繼續領導着教衆起義。

大家都稱呼王聰兒爲“齊寡婦”,她所領導的軍隊也稱爲“齊家軍”,而嘉慶皇帝則稱她爲“齊王氏”。

原本嘉慶皇帝和太上皇乾隆以爲,白蓮教起義不過是場小暴動,可以輕鬆的鎮壓。

可讓人想不到的是:白蓮教的起義軍勇猛異常,屢次的打敗了清軍,人數也迅速地發展到了十多萬人的規模。

在所有起義軍中,以王聰兒手下的軍隊實力最爲強大,人數也高達了將近五萬人!

她率領着起義軍從湖北一路殺到了四川,然後和當地的教衆會師。

當時爲了方便指揮起義軍,白蓮教便以黃、青、藍、白四色爲號,分成了八路大軍,而王聰兒則被推選爲八路大軍的統帥。

一個年紀輕輕的弱女子,竟然能成爲這樣大規模起義的首領,由此可見,王聰兒的能力有多麼的強悍。

當時的王聰兒不過是個未滿二十歲的少女,可是無論有多少的士兵,她都能指揮自如!

爲了躲開清朝官軍的圍追堵截,王聰兒使用了古老的“流動戰術”。

她率軍在河南,湖北,陝西,四川等地四處流動,讓追擊的清軍疲於奔命。

公元1798年,王聰兒率領大軍攻入了關中,瀕臨西安,讓嘉慶皇帝驚出了一身冷汗。

隨後,嘉慶皇帝迅速派出了多名大員,前往西部剿滅起義軍。

可是,此時早已腐敗的清朝官兵們戰鬥力十分地拉垮!

而王聰兒和她手下的軍隊則屢屢獲勝,最終,清軍所有的堵截計劃都均告失敗。

嘉慶皇帝在盛怒之下,不僅下旨痛責鎮壓不力的將帥,還大罵王聰兒是“罪魁禍首”!

在嘉慶的施壓之下,清軍主將明亮不得不開動腦筋,思考着擊敗王聰兒的方法。

然後,他想出了一條絕妙的毒劑,因爲王聰兒等人進行的是流動作戰,所以,大軍的補給都要就地徵集。

因此,明亮命令各地組織武裝民團,修築碉堡,等起義軍一來,就把百姓趕到碉堡裡去。

而起義軍找不到羣衆來幫助,自然也就得不到糧草的供應,這個計策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慢慢的,王聰兒和她手下的軍隊因爲補給的問題,處境變得越來越困難!

爲了擺脫不利的境地,王聰兒被迫率領着兩萬精兵進攻西安,然而清軍早有防備,王聰兒不幸失利。

之後,王聰兒本想帶着部隊返回湖北,結果在途經三岔河時遭到了清軍的三面夾擊,最終戰鬥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

爲了不被清軍俘虜,王聰兒登上了山頂跳崖而死,年僅二十二歲!

王聰兒雖然死了,但嘉慶皇帝卻並沒有高興多久,因爲在全國範圍內還有更多的起義軍。

而王聰兒的戰死沙場,也激發了其他起義軍的鬥志,他們紛紛打出了爲“王聰兒復仇”的旗號,更加激烈的和清軍廝殺。

隨後,起義軍流動於中部五省,把清朝腹地攪的天翻地覆,直到嘉慶九年才被有效的鎮壓!

因爲這次的起義運動,導致了清廷十餘名提督、總兵等高級武官,以及副將以下近五百餘名的中級武官陣亡。

事後根據統計:爲了鎮壓起義,清朝前後投入了超過數億兩的白銀,相當於國庫五年的財政收入,造成了國庫進一步被掏空。

當初查抄和砷家產時所得的銀兩,也在鎮壓這次起義運動中被花得乾乾淨淨了。

而表面強盛的大清朝,也因爲這次浩大的起義運動,而漸漸地墜入了衰落的深淵!

故事素材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敬請各位理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