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未來2年改革支付標準計畫 石崇良曝新制上路時程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4500項健保醫療支付標準已到須重新檢討的時候,此爲未來兩年工作重點,健保才能永續經營。本報系資料照片
隨着醫事人力短缺、醫材成本上漲、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支付標準已到必須重新檢討的時候,健保才能永續經營,此爲未來兩年工作重點。健保署將採用「醫療資源耗用相對值」(RBRVS)評估,讓各醫療專科、次專科支付標準趨向一致,未來健保支付點數可能會有所調升或調降,往後大家所關心的護理費、手術費等,將給予合理的健保給付。
石崇良說,健保爲總額制,各科醫療支付標準必須ㄧ並檢視,不是「有吵的,就有糖吃」,而造成其他科別出現「相對剝奪感」,需避免出現不公平的情形,否則就會陷入「挖東牆、補西牆」的情形,且健保支付標準調升後,未來隨着總額增加,醫師收入也會一併上升。
石崇良指出,相關規劃研究已於去年完成,今年將邀集各醫學會共同研議,並於明年討論後年健保總額時納入討論,整體預計最快於2025年進行調整,目前將以兒科爲優先規畫。
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陳銘仁說,國內受少子化影響,兒童人數逐年減少,希望給予兒科醫師加重保障,包括增加急重症、加護病房診察費、年齡較小的病童加成給付等,目前於細節部分都會與健保署進行討論且逐步爭取。
臺大兒童醫院前院長、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健保署提高兒科醫療支付點數,以一般門診及一般住院診察費最應增加,主要是兒童看診以門診爲主,提高給付後可提升小兒科醫師收入,相對其他科別將具有競爭力,可以吸引年輕醫學生加入。
「若只調整急重症給付點數,其實對兒科幫助不大。」黃立民說,因爲現在已有提升相關點數,卻造成兒科醫師都往急重症發展,一般兒科醫師短缺,但兒科醫師重要的是,「把一般的病看好,不要成爲重症」。
另目前健保給付兒科一般門診及一般住院診察費已有加成,黃立民指出,但不限兒科醫師,內科等科別也有加成,如耳鼻喉科醫師幫兒童看診也獲加成,這部分也須討論。若可增加一般門診及住院診察費點數,再讓加成給付限小兒科醫師,以這兩點先進行改革,相信兒科醫師人數很快會上升。
「健保總額沒有增加,卻提高醫療支付點數,點值反而被會稀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說,提升醫療支付點數,這是空口說白話、空中樓閣,挖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小兒科醫師平時幫兒童看診耗費心力,醫療支付標準應該提高,但增加點數經費來源,不應從總額支應,而是從額外的公務預算,這樣纔有意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增加健保總額投資。
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西醫醫院門診診察費加成方式,針對未滿5歲兒童不限科別,各項門診診察費點數加計20%。若是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的婦產科、小兒科及新生兒科、外科申報門診診察費時,點數可加計17%,若同時符合未滿5歲兒童加成者,點數加計37%。內科申報門診診察費項目,得依表定點數加計7%,若同時符合未滿5歲兒童加成者,依表定點數加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