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菌 原民荷蘭株南部東非株

國衛院研究員杜鴻運團隊,找到原住民漢人結核菌型別分別是荷蘭株及北京株,最新發現臺灣南部患者感染東非株,並於國際發表。

今年獲衛生福利部表揚防疫個人獎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杜鴻運,投入肺結核檢驗基礎研究逾20年,他回憶,是學生時期臺北榮總實習時,從事與結核病檢驗工作而引發未來朝向這個領域着墨。

杜鴻運說,研究所畢業後在市立醫院進行結核病防治相關工作,並建議檢驗結核病標準,之後也擴大推廣到全臺,且檢驗技術已漸成熟,因此想要進行基礎研究,瞭解結核菌的傳播模式,於是進入國家衛生研究院。

杜鴻運的研究團隊在北部、南部與東部進行結核病研究時發現,東部或原住民感染結核病比一般人高出2、3倍以上,究其原因可能是醫療資源缺乏,不過另一個重要的發現是,結核菌株不同。

他說,在華人社會,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的結核病患的型別是「北京株」,不過,很特殊的是原住民以感染「荷蘭株」爲主。

然而,荷蘭株是歐洲菌株,爲何會在臺灣原住民結核病患身上

他說,之前曾多次與國際討論,推論可能是早期17世紀時,荷蘭人殖民臺灣時,荷蘭人擅長經商,在治理期間非以高壓統治,而是教導原住民從事貿易,彼此間維繫良好關係,可能是因爲這樣傳到原住民。

他說,在進行北部研究時,在20到30歲已99%施打過卡介苗疫苗,但是後來感染結核病的患者進行分析瞭解,發現85%以上是北京株,此外,荷蘭也曾進行亞洲研究發現,卡介苗對於亞洲或是華人的保護力差

杜鴻運說,卡介苗疫苗研發與製作是以歐洲菌株爲主,而多年研究發現華人主要是感染北京株,因此研究團隊正發展重組疫苗與新型次單位結核疫苗,減低復發的風險,目前已完成美國正式專利審查的申請。

杜鴻運說,在臺灣除了有北京株、荷蘭株外,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是在南部結核病患者身上發現「東非株」,不過目前還在研究其來源。

投入結核菌研究多年的杜鴻運感慨提到「缺新血」,他說,早期從事結核病研究時,設備不如今日,會害怕感染,因此壓力比較大。

他說,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後,整體設備提升且研究都很成熟,希望能有更多年輕研究者投入時,十之八、九聽到是肺結核都會打退堂鼓,這是最大的壓力。

杜鴻運說,雖然結核病是高傳染力,從事研究多年也沒有感染,懂得如何自我保護便能遠離感染風險,默默貢獻20多年,看到研究設備及技術從無到有,這個過程很辛苦,很感謝國家及國衛院提供的資源,盼未來能有新生力軍加入結核病研究領域。10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