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金融業要放眼世界盃
這些財富並非天上掉下來,而是來自於數十年來產業發展的辛勤耕耘。從早期的農業、製造業,到後來的科技、服務業,臺灣一直在不斷創新、轉型、升級,打造出許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和產品。這些產業不只爲臺灣帶來了經濟成長和就業機會,也爲臺灣創造巨大的附加價值和外匯收入。
臺灣人民有着節儉和理財的傳統,因此在產業發展帶來的財富之下,也累積大量的超額儲蓄。這些儲蓄不只提供國內投資和消費的基礎,也讓臺灣的金融業有了更多的資源和空間去尋求國際化的機會。臺灣的金融業不滿足於只在本土經營,也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亞洲地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臺資銀行投資中國。因中國市場龐大且與臺灣有着密切的產業鏈和語言文化關係,許多臺資銀行都看準了此商機,紛紛進入中國設立分行或子行。這些銀行不只服務了在中國投資或貿易的臺商客戶,也吸引了中國本土客戶。銀行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獲利表現,也增加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當然,銀行也面臨了中國環境的變化和風險,例如政治因素、監管壓力、匯率波動等。幸好臺資銀行也展現了靈活的應變能力,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佈局,避免了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
除中國市場外,臺資銀行也積極南向,尤其是在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下,加強了與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金融合作。其實,這已經是臺灣金融業第三次南向了。第一次是在日治時期,臺灣的金融機構跟隨日本帝國主義的腳步,進入東南亞地區。第二次是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的金融機構跟隨臺商的步伐,進入東南亞地區。這兩次的南向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果,主要是因爲缺乏產業支撐和市場認知。但是,這一次的新南向不同了。臺灣金融業不只有產業支撐和市場認知,也有了豐富的國際化經驗和專業能力。因此,臺資銀行在新南向市場上終於開出了獲利花朵,也爲自己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臺灣金融業不單單要打亞洲盃,更要放眼世界盃。除了中國和新南向市場之外,臺灣金融業也要關注其他更成熟和更高端的市場,例如美國、日本、歐洲等。這些市場不只有更多的商機和挑戰,也有更高的附加價值率和競爭力。臺灣金融業要在這些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創新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等。只有這樣,臺灣金融業才能真正成爲世界級的金融航海王,讓臺灣的財富有更好的運用與更高的獲益。
就像原航海王羅傑說的:「想要我的財寶嗎?想要的話全部都給你,去找吧! 這所有的財寶都放在那裡。」臺灣新一代的金融航海王,偉大航道的大秘寶正等着您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