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感情線:比清晨更早一步的、溫暖的人
之前的文章梳理了12集劇情及精神病知識點,也從鏡頭語言、人文關懷主題兩方面分析過了,真的很幸運在2023年末、這個冬天遇見了溫暖的作品《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雖然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不像追更幾個月的那種劇一般依依不捨,但也依舊有些放不下,所以上次結尾處給自己挖坑說要討論一下感情線~
與略帶的沉重精神病題材及患者們令人心痛的故事不同,這部劇感情線的部分只是純粹的溫暖有愛——董固允總是以溫暖的視線注視、陪伴、等待着鄭多恩好起來;黃如煥以愛喚愛,引導閔得來學會拋棄,擁有了自愛的能力。
兩對cp都恰如其分地穿插於主線故事中,有時感情戲是在沉重的患者故事之中起到緩衝作用的酸甜調味劑,有時也會成爲治療病症、療愈心靈的一劑藥貼。
先說黃如煥醫生、閔得來護士這對,醫生和護士、富家公子和平凡女生的設定在韓劇都屢見不鮮,得來媽媽是“吸血鬼”纏上黃如煥到這邊也都完全在意料之中。
直到這裡,黃如煥“對症下藥”冷靜而堅定地說出讓得來拋棄媽媽的話,並且給出自己的承諾。
我突然理解了這個人物的魅力,以及這段感情在劇情中的意義——作爲大家心目中的下任護士長,閔得來公認是精神科護士中最優秀、最有潛力的一名,這樣優秀的人在感情中卻有着強烈的劣等感、不配得感。
這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得來沒有從母親那裡得到充分的母愛,只有一直被索取,她沒有得到過別人無條件的愛,因此潛意識裡不相信會有人無條件地愛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艾·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分析過:“自覺地害怕被別人愛的人實際上是一種不自覺地害怕愛別人的反映。”
母女對話場景在黯淡無光又狹窄的樓梯間,給人壓抑、陰鬱的觀感,也暗示着這段關係是如何令人絕望,幾乎沒有修補的餘地,即使是血緣關係,有毒就是要切斷纔對。
得來不會愛別人也不會愛自己,她一直揹負着原生家庭帶來的負擔感,就像揹着一個不定時炸彈。這段對話最荒謬的是媽媽居然說得來成爲護士都歸功於她,就和一些東亞老生常談的“挫折教育”一樣,她不懂的是母親要賦予孩子對生活的愛,而不僅僅是活下來的願望。
“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恐懼都具有傳染性。”(《愛的藝術》)
還好閔得來遇到了一個願意無條件愛她,告訴她她是多麼珍貴的人,在這段感情中黃如煥也就如他的職業精神科醫生,扮演着治療者、引導者的角色。
我覺得很有啓示的點在於,一段健康的愛情彷彿一劑不苦口的良藥,可以幫助一個人擺脫一些原生家庭帶來的舊有模式,學會愛自己也學會愛別人。
我相信那種健康的關係是存在的,只是好的治療者/引導者形象的另一半難尋吧,因爲比起無條件地付出、給予愛,只想從感情中索取的人更多。
黃如煥從“拋棄媽媽吧”到“拋棄我吧”,正如他說的“拋棄”只是一個隱喻,閔得來學會真正的愛自己、爲自己而活,就要拋棄、放下所有會阻礙自己的。
看到這裡我意識到黃如煥的愛是真正偉大的——如果是我絆住了你追尋自我的腳步,那麼請你拋棄我吧。
想了一下如果是我,應該沒法說出“拋棄我吧”這樣的話······對九型人格4號來說深層恐懼就是被拋棄,但又很悲情浪漫?總之我看到這段的時候整個戳到······十分致命。
最後想特別提的是閔得來的名字민들레,在韓語中是蒲公英的意思,蒲公英生命力頑強,即使在土壤貧瘠的河灘、山坡也能生長開花。蒲公英的意象,這正是這個人物的核心。
而蒲公英的花語是無法停留的愛,閔得來最後登上郵輪離開了,雖然不是說他們會分手的意思,但這段感情的意義至此已經獲得了成長,閔得來在黃如煥的愛中學會了愛。
和黃如煥一樣,董固允的愛也是成熟的、給人舒適又可靠的感覺。寶英說董是慈祥的類型,也很貼切~
董固允好像是沒有什麼棱角的人,善良、直率但有點執拗,面對愛情很有勇氣、會表達,同時也知進退,有分寸感,有耐心,懂得等待,是成熟的大人。
我個人觀感董固允是今年所有韓劇中(有感情戲的)男主人設最好的(不要和會飛的趙寅成比較,那真的太非現實了!
上一個給我類似感覺的男主形象還是去年《奇怪的律師禹英禑》中的李俊浩,乍一看平平無奇,但是成熟、溫暖、細心、懂得尊重和責任,現實中想找一個恐怕是千年紀念物了······
在這部以溫暖爲基調的作品中,延宇振身上的溫暖(慈祥)氣質非常有渲染力,特別是笑起來的時候。無論是對待金書完患者還是對待多恩,董固允對待任何人的方式都是始終如一地溫暖。
當他準備好一個月後和多恩見面,卻從宋裕贊那邊聽到多恩患上抑鬱症消息,他說要親自確認的樣子(爲數不多的穿正裝時刻)、見面後明明很心疼,但還是冷靜又果斷地勸多恩去看精神科的樣子,都非常帥氣。
後面幫多恩找醫院、拜託熟人醫生、得知會面對多恩治療沒有幫助後決定耐心等待。
會耐心等待但也會在背後默默做事,當多恩重返職場遭遇輿論危機,董固允和患者家屬理論(結果被揍)、還去攔下院長的車幫多恩求情,他真的做了很多事。
更不用說提前一站上車幫多恩佔座,即使自己一堆手術要做,還是常常一大早來多恩家陪她散步~
“我不想成爲您一個人淋雨時給您撐傘的人,我想成爲和您一起淋雨的人。”
《愛的藝術》一書中還有這樣的話:“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是相互依賴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這些態度的集中表現。”
在董固允身上,我看到了這些態度的集合。
題目“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以及在第一集和第12集反覆出現那句臺詞:“這裡連窗簾也沒有,所以比起其他病房,這裡最早迎來清晨。”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的含義,直白地講,是即使患有精神病,接受治療的話也會好起來。
加上窗簾這個意象,因爲精神病房沒有窗簾,清晨的陽光可以十分輕易、最快地照射進來,意味着在精神病房接受治療可以使得疾病的陰霾更快被驅散、患者能更快地好起來,迎來清晨的陽光、迎來新生。
記着這些,最後讓我們再看一次結尾的這個非常簡短但有特別意義的場面吧——多恩拉開自家窗戶的窗簾,從窗戶向外看去,董固允的身影出現了,他向多恩揮手還舉着一副新手套~
作爲徘徊在抑鬱與非抑鬱的多恩,或者說,徘徊在正常與非正常的邊緣人們——我們,並非生活在沒有窗簾的精神病房,我們都生活在有窗簾的世界,偶爾都會有憂鬱、消沉,想把窗簾拉起來生活的日子吧,但也會有拉開窗簾、讓清晨的陽光照進來的意志,自己想要重新變得幸福的意志。
我想這就是這部劇感情線的意義昇華之處——想象一下當我們在某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拉開窗簾,如果窗外有個人站在那裡朝你笑着揮手會感覺如何呢?
一個比抑鬱更快一步的人,比窗簾外的清晨來更早一步的、溫暖的人。
公衆號:霧風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