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報紙賺了一百萬 “楊百萬”告訴散戶們炒股要讀書看報

有着“中國第一股民”之稱的楊懷定在6月13日離世,享年71歲。綽號“楊百萬”的他,故事被人說了很多遍,但很少有人真正看懂。

1988年3月,楊懷定在上海鐵合金廠倉庫管理員,春節前後,廠裡倉庫丟了一噸多銅材,楊懷定就成了懷疑對象。雖然破案後證明跟楊懷定沒有關係,但他氣不過,遂從工廠辭職。

楊懷定辭職後,並沒有急着找工作,而是扎進圖書館,讀書看報。在報紙上,他獲得了國庫券消息。他讀過《子夜》,知道證券東西有點花頭”。當時三年期國庫券,年息超過15點,回報很可觀,於是楊懷定果斷入手。

但買好以後,楊懷定還是有點忐忑,怕國庫券價格下跌,當天下午就跑去看行情。一看漲了好幾塊,他立刻拋了,賺了800元,一年工資到手。

這種短線操作啓發了他——全國開放了七個城市的國庫券轉讓,這裡面會不會有差價?不過當時不像現在這樣信息發達,去哪裡找到各地的價格呢?

他又想到了報紙。

當天的《解放日報》報道了上海的開盤價收盤價,楊懷定推斷,各地的黨報一定會報道當地的行情,於是立刻跑到了上海圖書館,翻看全國各地的黨報,終於查到安徽合肥當日國庫券開盤價94元,收盤價98元。

這纔有了他之後往返於合肥與上海之間,螞蟻搬家的故事。靠這2萬多元本錢,他去合肥低價買入國庫券,再回上海高價賣出,出去一趟能有幾千元進賬。他的本金快速膨脹,不久就到了100萬元級別,人送外號“楊百萬”。

爲了避免自己的行爲不與“犯罪”掛鉤,楊百萬去諮詢律師,自己這麼做犯不犯法,同時還去了人民銀行主動溝通,甚至還去稅務局主動報稅,引來報紙發佈了“上海市民楊懷定主動報稅”的消息。

之後,楊百萬經過自己學習分析,又投身當時很少人蔘與的股市,他去當時中國僅有的股票交易櫃檯——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營業部,買入了一筆電真空股票,之後通過買進賣出,來來回回又賺了一大筆錢。之後,中國股市快速成長,楊懷定憑藉資歷頭腦,成爲了股市的風雲人物,直到後來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中央

一直以來,不少人傳說,楊懷定有背景,知道內幕消息。他的回答值得所有喜歡所謂內幕消息的股民思考——

“我哪有背景?我就是讀報分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