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鈴木隆雄:阻止失能不夠,要預防「老年症」

出處:康健雜誌215期作者陳俊辰圖片/康健雜誌

高齡社會鼓聲逼近,臺灣保健科技、金融、長照各方面的轉型仍不夠因應。《康健》自1999年開始即關心高齡問題數度前往日本、德國、北歐採訪,引領檯灣高齡討論浪潮,今年再策動智慧樂高齡,共創大未來」論壇,因爲高齡不是一個世代的問題,也不是一個世代可以解決,需仰賴跨世代合作、發揮創意滿足新需求,共創品質、有尊嚴的高齡生活

日本比臺灣提早20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加上曾受華語文化圈影響,價值觀比起歐美更接近臺灣,因此常是公私部門取經的對象

日本櫻美林大學老年學綜合研究所所長鈴木隆雄是國際頂尖老年醫學專家,長期擔任日本中央政府顧問,也積極推動介護產業。他指出未來社會長照體系的2大要點,不但總結日本經驗,也是開給臺灣的一帖良方

1.預防保健遠勝看病吃藥

臺灣每年投入大量資源治病、照顧無法自理生活的老人,日本卻走得快得多,國家重心轉向「讓老人活力充沛,不失能、失智」。

實踐過程中也遇過轉折,鈴木隆雄表示,過去認爲若能徹底執行生活形態相關疾病日文稱爲「生活習慣病」)的預防,例如三高等代謝症候羣,就能阻止老人失能;新思維認爲這樣做還不夠,必須再加上預防「老年症」。

所謂的老年症,定義是會造成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上不方便的所有症狀,例如營養不良、肌肉萎縮、骨質疏鬆、憂鬱、失智、大小便失禁、兩腿無力牙齒口腔問題等。在社區篩檢時,除了糖尿病心血管癌症這些「大病」,也要加強檢驗老年症。

鈴木隆雄指出,只要發現徵兆,照顧者就可以依照個人需求,適時介入。例如他已根據社區健康監測資料,逐步發展出一套運動計劃,實際推行後發現真的能降低老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達到預防失智症的目標。

另一方面,日本長照雖是亞洲領先者,過程中也沒少過跌撞。爲因應財務吃緊,日本政府在2005年大轉彎,減少砸下大把銀子補貼無底洞般的長照支出,反而將重點轉向預防保健,還有確保有品質的保健和護理服務能深入社區。

鈴木隆雄指出,這有賴於推廣社區內的篩檢活動,提早發現有慢性病或失智徵兆的老人家,以及協助他們走出家門、運動、吃得健康。一步步落實「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老掉牙、但無比真實的金句。【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15期】

【延伸閱讀】

迎戰老化!5項建議從現在開始執行2016健康城市大調查/遠離慢性病,哪個城市最給力?伸展就一招!保持活力,不讓肌力退化超高齡社會/40歲後別讓肌肉崩壞害慘你50歲後 多吃蛋白質存肉本詳見《康健雜誌網站》。※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