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卻不衰老!失智症權威劉秀枝,分享健康長壽3要訣
內政部公佈的2019年國人平均壽命爲81歲,男性是78歲,女性則是84歲,創下歷年來的新高。而截至2020年6月,臺灣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高達15.7%,並持續攀升中。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迴應你》 圖/寶瓶文化提供
因此,長壽不是問題。如何有個健康的老年、做到「老康健」,纔是重要的。
要「老康健」,除了身、心健康,其他層面也很重要。2020年2月4號的《美國醫學》期刊有一篇論文:〈二十一世紀的長壽處方〉,引用醫學文獻,提出健康老年的3個要素,很值得參考。
要素一:生活有目標,帶來意義和價值
美國有一項「健康與退休研究」,請6985位、平均年齡68歲的居民,填寫「心理幸福量表」中的7個題目,以評估他們是否有生活目標。題目如「有些人生活沒有目標,但我不是這樣的人」。分數愈高,表示愈有生活目標。
4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分數最低的人,死亡率是分數最高者的2.43倍,可見「擁有生活目標」是有益健康的。其作用機轉不明,可能與血中皮質醇與促發炎細胞激素的濃度降低有關。
我們小時候幾乎都寫過作文〈我的志願〉。銀髮族也要有目標,纔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感。
目標不一定要遠大。可以是擔任志工、上社區大學,學樂器、陶藝、寫作、繪畫、國標舞等圓夢計劃,以擴展視野,成就自己。也可以是照顧孫輩,含飴弄孫,樂在其中,且讓中年兒女在事業上能全力衝刺,成就子女。
要素二:維繫社交人脈,可互助和取暖
有一份針對148項、來自不同國家的前瞻性流行病學研究報告,所做的統合分析,這些研究共有308,849位參加者,平均年齡63歲,平均追蹤了7年半。
結果發現整體而言,社交關係較強的人,存活率比社交關係弱的人多了50%。社交有益健康可能是因有助於紓解精神壓力,或容易得到各種人脈資源幫助的關係。
人是羣居的動物,需要與親友互助、取暖,有歸屬感,才比較不覺孤單、少憂鬱。
有些上班族努力工作,平常接觸的都是同事;退休後,才發覺自己沒有朋友。因此,在年輕時就要依個人的興趣或需要,加入不同的社團。這些社團成員來自不同行業,沒有利害關係,不僅能夠一同成長、變老,且有新血加入,可以交換訊息、互通有無,比如生病要看哪一位醫師等。
其實,「生活有目標」、「維繫社交人脈」與「健康的生活型態」,應該從年輕或中年時就開始,慢慢培養,才能長長久久,長壽且健康。 圖/freepik
要素三:良好的生活型態,是健康基礎
美國芝加哥有一項「記憶與老化研究」,追蹤921位無失智症的居民,平均年齡81歲;6年後,有220人被診斷爲患了阿茲海默症。
研究並發現,飲食攝取「黃酮醇」的量最高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黃酮醇攝取最低者少了48%。
「黃酮醇」存在於茶葉中,與甘藍、菠菜、豆莢、花椰菜、橘子、番茄與梨子等許多蔬果中。
良好的生活習慣像是:不抽菸、飲酒適量,多動腦、多運動、多從事休閒活動,多吃蔬果,睡眠充足等。這不僅是健康的基礎,能提升免疫力,也有助於降低得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其實,「生活有目標」、「維繫社交人脈」與「健康的生活型態」,應該從年輕或中年時就開始,慢慢培養,才能長長久久,長壽且健康。
本文摘自《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迴應你》,寶瓶文化2021/03/08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