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研院以微創精準手術秀智慧醫療跨域成果

2020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工研院在智慧醫電、再生醫學、醫藥研發三大區域秀出15項創新科技成果,包括全球首創的「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彰顯智慧醫電加值與抗疫能量,開創微創精準手術時代。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啓萬說,2026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數將佔總人口20%,勢必帶動醫療照護的需求;面對智慧醫療時代來臨,無論是相關醫療行爲與照護、復健,也需要跨領域整合科技,讓醫療更有智慧與精準,才能降低照護需求、同時達到提升精準醫療效率的目標。

2020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中,工研院發表多項生醫產業成果,在智慧醫電區區域,發表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顱內手術第三隻眼,降低手術失誤。腦下垂體腫瘤中風開顱手術總是讓大衆聞之色變,目前傳統的腦部內視鏡手術僅有2D成像,需要有經驗的資深外科醫師執行,傷口長度達1-2公分。工研院研發全球首創「單鏡頭3D內視鏡取像模組」,成爲外科手術的「第三隻眼」,結合臨牀需求、生醫工程及光電技術,以0.4公分的3D影像探針,突破2D平面與狹窄空間的限制,讓醫師執行手術時不但有寬廣的視野與清晰的影像,更可減少腦神經外科40%手術失誤率、縮短25%手術時間,成功解決現行顱內手術的痛點。全球內視鏡市場約376億美元,臺灣地區內視鏡市場約5.6億美元,目前3D內視鏡系統一套約20-30萬美元,臺灣每次的手術需負擔2000-4000美元費用;未來國產化量產後,預估5年後可帶動年產值成長8%,促進產業升級、搶佔高門檻與高利潤的高階醫材市場商機

2020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中,工研院發表多項生醫產業成果,在醫藥研發區區域,發表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高效+低副作用的青光眼救星。青光眼是因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萎縮後,導致視野逐漸缺損、最終失明的眼科疾病。許多人都誤以爲青光眼是高齡後的眼疾,但根據「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顯示,40歲以上青光眼患者增加比例與60歲以上都是13%,顯示青光眼有年輕化趨勢。不僅如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青光眼是全球排名第2的致盲疾病,亦爲高度開發國家人民失明主因,預估2020年罹患人口會暴增到8,000萬人,導致失明人數衝破1,000萬人。目前治療多以眼藥水口服藥治療,但約有40至50%病人會產生抗藥性,且會有黑眼圈眼窩凹陷與紅眼症的副作用;工研院開發「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臨牀上無明顯副作用,可有效排除眼底內的組織液、降低眼壓,一天只需一次點藥即可,目前已在活體動物試驗上獲得有效性的驗證,且同時進行專利佈局,明年可望成功技轉,搶攻上看逾50億美元的青光眼治療藥物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