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下巴摸硬塊以爲扁桃腺發炎 切片竟是「奪命癌」找上身!
▲周先生(左)與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王金洲合影。(圖/公關提供)
62歲的周先生,7年前與親友出國旅遊,疑似連日趕車,出現身體不適,不僅連日咳嗽、扁桃腺疼痛,下巴還摸到硬塊,回臺到耳鼻喉科診所就診,醫師一看症狀懷疑有異,請他到大醫院檢查,果然揪出超嚴重疾病,讓新婚的他陷入愁雲慘霧中。
周先生經胸腔內科檢查,遭確診肺腺癌。他表示,自己有吸菸習慣,以爲是這樣纔會一直咳嗽、聲音沙啞,沒想到竟是癌症找上身。在確診後,他先使用化療治療,出現副作用後,再改用口服標靶藥物,至今已使用了6年多,除了皮膚乾燥、變薄外,並無明顯副作用,仍能持續工作、旅遊。
肺癌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5年存活率不到30%,不過,臺灣胸腔重症加護醫學會統計發現,部分患者就算使用單一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期仍超過60個月,其中最長更吃到17年,至今仍無抗藥性。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15)日發表單一肺癌標靶使用逾60個月臨牀結果。(圖/記者嚴雲岑攝)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15)日發表單一肺癌標靶使用逾60個月臨牀結果,在調查臺大、林口長庚等8家醫學中心、131位使用標靶藥物超過5年的第四期癌友,得出6大指標,其中體適能佔了重要因素,體制能狀態較佳者,比較差者高出近8倍,無腦轉移者也比腦轉移者多出近3倍。
臺中榮總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張基晟表示,此項研究是針對使用第一代單一標靶藥物患者進行回溯研究,發現女性、體適能較佳、手術復發爲第四期、未有腦轉移或骨轉移,以及有少量轉移性病變者,使用單一標靶藥物效果更好。
過去醫師可能會憑記憶與經驗判斷患者能使用標靶治療時間,現在有了這份研究後,就可作爲患者用藥的參考依據。學會在11月也會推出「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單一標靶使用逾60個月概率轉盤」,提供病人自我評估,希望藉此提升病人用藥信心,更願意積極治療。
周先生就是符合多項指標的患者之一,他呼籲癌友,「千萬不要把自己當病人」,也不要被肺癌嚇死,只要相信活下去都有藥醫,好好配合醫師治療,實際反應副作用帶來的不適感,醫師都能幫忙解決,也能繼續對抗癌症、陪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