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要打頭陣”(人民論壇)

彭 飛

腦控神經康復訓練機器人、垂直起降飛行器、全球首款無輻式超級氫能摩托車……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一批中國科技創新成果亮相。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排名前30的經濟體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也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從世界現代化歷程看,一些國家正是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機遇,才進入現代化國家行列。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

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必將始終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久前,華爲公司開發的原生鴻蒙操作系統開啓公測,不少手機用戶爭相“嚐鮮”,感慨“終於用上真正的國產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是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的“地基”,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踐反覆證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當越來越多領域進入創新“無人區”,只有充分激發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實現更多“從0到1”的創新突破。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好幾位是科學家,足見對科學的尊崇,對創新者的禮遇。“看不得病人痛苦”的王振義,立志“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的李振聲,60多年潛心研究高溫超導的趙忠賢……他們的科研成果光芒萬丈,他們身上“人生能有幾回搏”的精神更令人感佩,激勵更多人放開手腳創新創造,爲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才智。

激發創新活力,離不開制度的作用、改革的力量。江蘇蘇州發佈關鍵技術全球“揭榜掛帥”需求榜單,旨在更好匯聚創新力量協同攻關。復旦大學相輝研究院爲“反常識、高風險、顛覆性”研究提供10年以上長週期支持,讓科研人員厚積薄發、潛心攻關。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差旅費“包乾制”解決了經常深入偏遠地區的科研工作者常遇到的“找票”“貼票”問題。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就要做好改革的“加減法”,減的是繁瑣、累贅、障礙,加的是創新創造的奔涌活力、勇往直前的探索熱情。

“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繼續發揚科學精神,遵循人才成長和科技發展規律,爲科研工作者排憂解難、鬆綁減負、加油鼓勁,必將激活科技創新的“一池春水”,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