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攝影家 抓得住臺灣的模樣
何慧光的〈頭燈隊伍〉記錄了早期媽祖出巡陣頭前,由幼童組成的頭燈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不同世代攝影創作者記錄下的瞬間,也往往是時代的印記。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近日《臺灣的模樣》展,便透過不同世代攝影家的眼睛,看見臺灣社會的脈動。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美館)館長樑永斐指出,攝影家可說是「臺灣的眼睛」,歲月更迭,而影像紀錄的影響力也越發茁壯。《臺灣的模樣》由導演、攝影家黃建亮策展,他也強調,影像紀錄背後所訴說的,是不同世代創作者視覺的共同記憶,此次展出將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試圖交織臺灣攝影的豐富多樣。
老照片中可見過去臺灣的老建築,如1965年劉亦泉的〈郵局〉,以基隆郵局外觀爲主題,該郵局是由日本人近藤十郎設計,建築物呈不對稱形式,二戰時受空襲毀損,直到1970年才拆除改建,劉亦泉採遠距鏡頭表現出建築物的廣闊意象,也展示出當時有相當技術和設備,才能取得此景。
攝影家的眼睛也記錄了臺灣民間人文活動,何慧光於50至60年代所攝〈頭燈隊伍〉,可以看到早期媽祖出巡的陣頭中,前鋒由近百個大型燈籠構成的「頭燈」,往往請較爲廉價的男童扛燈託燈,這些燈籠和國小年紀的孩童身軀幾乎同等大小,有些吃力的錶行、有些混亂的行伍、繪有神獸或花奔圖騰的燈籠,都成爲早期熱鬧祭儀的要素。
參觀《臺灣的模樣》展的攝影家謝春德也說:「照相機就像一個窗子,每個窗都是一個攝影家看世界的方式,是他所看見的那個時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