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創新 成大6系聯隊RICOCHET登上全球仿生設計舞臺

▲成功大學7位學生6系聯手組成仿生設計團隊「RICOCHET」,入圍2020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決選前10大。(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看見問題的不同面向,共同發展解決方案!成功大學跨域創新合作成果再度光芒耀眼,7位學生6系聯手組成仿生設計團隊「RICOCHET」,入圍2020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決選前10大,是代表臺灣參賽唯二的大學團隊。

成大副教務長李旺龍表示,RICOCHET團隊可望獲得主辦單位經費挹注前往美國進行2到3周的創新創業培訓,做出更完整的設計與原型,與全球好手競爭100萬美金的創業基金(Ray of Hope Price)。

成大RICOCHET團隊的仿生設計,從𫚉魚濾食浮游生物獲得靈感,希望提升汽車排氣管過濾細懸浮微粒(PM2.5)的效率,爲全球人類帶來更乾淨的空氣宜居空間,創新提案從17個國家作品中脫穎而出。該團隊由成功大學生命學系邱慈暉老師指導,學生成員包括生命科學系的趙容林佩臻生物科技產業科學系周昕翰、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杜承龍化學工程學系石一澤、工程科學系簡羽晨以及外國語文學系楊淨,是18支參與臺灣區海選隊伍中,專業領域涵蓋最爲廣泛的隊伍。

RICOCHET的成軍和入圍,顯現成大在跨域創新教研上的成效。爲培育有能力面對未來問題帶領改變的人才,成功大學2017年成立第10學院College X,進駐勝利校區未來館3樓,致力課程整合,促進校內9大學院師生進行跨領域知識協作互動,RICOCHET團隊也受惠其中,成爲創新團隊中的佼佼者

懸浮微粒過濾機制雖與工程領域較爲相關,但如若都是同科系的人一起,很可能不會想到從自然界尋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團隊成員也皆表示「跨域合作最棒的獲得是看見發想問題的不同方向,以及共同發展符合實際需求的解決方案」。

地球生命演化已有38億年之久,適者生存的演化機制是大自然運行法則。仿生(Biomimicry)即從生物適存策略,找尋解決問題的靈感與發展解方。針對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空氣污染問題,RICOCHET團隊師法𫚉魚濾食浮游生物的鰓耙結構(Raker),保留其不堵塞、不耗能、且能過濾比結構空隙更小粒子特性,改善現行過濾微粒的方法,力求兼具永續與效率。

・一抹逆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