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 石龍蛻變村民得意
農村和城市最大的差別在於居住環境,珠海「幸福村居計劃」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就是提升「環境宜居」的程度,其中,臺灣的「垃圾不落地」和「資源回收」政策,成爲珠海農村改善衛生條件所借鑑的主要措施。
珠海石龍村村委書記李悅強多年以來,每天都會騎着老式摩托車巡視村裡的情況。曾經垃圾滿地的道路,李悅強得意地說:「如今,石龍村不一樣了。」他說,蛻變後的石龍村,讓很多村民驚豔,「從沒想過有這一天。」要拉近城鄉之間的差距,除了農村環境必須改變,農民也要跟着轉變。
珠海2012年推動「幸福村居計劃」後,第一步就是推動「潔淨工程」,從致力改善農村的衛生環境下手。換言之,如何整治遍地垃圾和農村污水,成了農村改頭換面的首要課題。
臺灣1992年推行資源回收,1995年實行「垃圾不落地」。珠海各農村的幹部曾組織考察團,赴臺考察垃圾處理廠、焚化爐、污水處理廠,並引進垃圾處理的工程技術,帶回臺灣的農村經驗。
去年1月珠海開始實施的「潔淨工程」,在農村增建垃圾屋、移動式垃圾桶,也增加了專門處理垃圾的清潔隊。制度上,效法臺灣「垃圾不落地」模式,把垃圾丟到集中點,定時定點的收運垃圾,避免四散的垃圾對環境造成二度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