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弋豐/三十年一覺出版夢 贏得十趴薄倖名(上)

▲日前網紅和出版圈在吵「十趴之亂」。(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藍弋豐/臺大醫學系畢業,從事翻譯、圖文創作、業餘歷史研究,以及產業研究,主要關注生醫、能源,以及內容產業。現任臺灣民衆黨顧問。

2020年4月到5月間網路上在網紅圈與出版圈掀起一小波「十趴之亂」。簡單的說,就是爭執爲何作者辛辛苦苦創作出一本書的內容,卻只能拿版稅定價10%,出版社書店通路憑什麼「賺」得比作者多呢?

問題一出,立即有人感嘆5年前、10年前就有很多人在網路撰文講解過的出版業常識,竟然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還要從基礎重新講解一遍。

其實,這個老問題豈止5年前,而是20年前、30年前。

「十趴之亂」的另一面「小書店之亂」,剛好也在差不多時間剛發生過一回。二、三十年來,不定期的,總有獨立書店抱怨出版社給它們的進書折扣,遠遠不如給予連鎖大型書店的進書折扣,因此無法競爭,甚至無法獲利,於是自怨自艾、情緒勒索,稱小書店要就此消失。

大型書店的議價能力強,進價可能爲定價的45折到55折之間,小書店的進書價可能7折,的確有相當落差。

▲ 連鎖大型書店議價能力強,能取得較多的進書折扣。(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出版社承擔退書風險 給書店折扣傷營

「小書店之亂」跟作者的「十趴之亂」一起大亂戰,出版社成爲夾心餅乾,有苦難言。作者的版稅是出版社付的,而給書店的折扣,則直接傷害出版社自身營收

大書店通路憑着採購量,威逼索求較低的進書價,出版社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忍氣吞聲,面對小書店的談判籌碼較平衡,能有較好的進書價與毛利,小書店又哇哇叫。

在臺灣,書店通路普遍採「進退書制」,也就是大多數時候,其實書在書店相當於只是「寄賣」,賣不完書店可退回給出版社,出版社還要退書款,所有的風險都由出版社承擔。

實際製作書的出版社,扣掉付給作者的版稅、編輯成本、印刷成本、倉儲成本,一本書賣得還可以,也不過差不多賺十趴,賣差了則是要賠錢。

小書店自認苦哈哈,但7折進書85折賣,也還拿到15趴,書店通路何德何能認爲應該拿得比創造、印製出一本書的作者、出版社更多,還對出版社咄咄逼人呢?

大書店紛紛賣其他產品 書淪爲裝飾

就在作者嫌版稅不夠多,小書店哇哇叫的時候,小書店口中「賺很大」的大書店,卻是悶不吭聲的把賣場擺了更多文具跟精品,甚至是玩具、手機套,或是改成美食廣場,書變成只是裝飾品,這個不可遏抑的潮流,表示其實連大書店也根本不賺錢了。

好幾家曾經赫赫有名的連鎖大書店已經倒閉,剩下的不是變賣家產縮減分店,就是轉型:把賣書次要化。

出版社其實也大多正在縮衣節食,許多編輯得要「共體時艱」裁員減薪。哀鴻遍野,就怪臺灣人不夠愛看書。

▲ 書店只是「寄賣」,書賣不完可退回出版社。(圖/記者李毓康攝)

十趴之亂肇因書市萎縮

然而,出版界並不是一直都是這樣的。

30年前,曾經有個年代,成功的出版社,出書簡直像印鈔機;最幹練的出版人,創業投入這個市場後,幾年內就創造上億的身家;成功的作者,即使寫的只是文壇瞧不起的通俗浮濫小說,即使版稅一樣是從十趴開始,也都能悶聲賺錢甚至賺到買好幾棟房子;成功的獨立書店,即使根本像倉庫一樣,一樣能賺到日後能資助創立出版社;成功的大書店,更佔據臺灣各大城市的精華地段。

出版人、書店在抱怨市況有多差的時候,不可忘記過去臺灣讀者是給我們這樣豐沛的土壤,這個待遇遠比其他各行各業更好了,當時大家各自的十趴都賺得盆盈鉢滿。當然,合約談判時,每一方總是會嫌自己的份少,但是很少人會把幾趴的問題公開搬上臺面來談。

如今會有「十趴之亂」,根本上來說還是書市萎縮,各自的十趴都縮水成一小塊,所以「心委屈了」。

臺灣人沒時間看書 締造出版市場畸形現象

二三十年前的出版市場雖然繁榮,卻是從當時就有相當畸形的狀態

第一個畸形現象是,翻譯書遠勝於本土書籍。在正常國家的出版市場,由於本土書籍才能貼近本土讀者需求,所以大多是本土書勝過翻譯書;

第二個畸形現象是,非文學書市場遠勝過文學書市場。在正常國家的出版市場,小說是要賣得比財經書、科普書要更好的,但臺灣在出版鼎盛時期就是相反。

這個畸形狀態說明,臺灣出版市場的最根本隱形危機,就是整個社會生產力不足而以過勞來補償,人民其實沒有休閒的時間,看書也都是看如何讓自己能趕緊提升的知識類書或勵志書、如何賺更多錢的財經書,還有打壞了身體要怎麼保養的養生書。

非文學大勝文學的情況,本質上就是臺灣人其實沒時間看書,當日後各種知識、財經訊息,甚至健康、食品、養生秘訣,通通都有即時網路訊息時,書市自然就要倒大楣。

▲ 臺灣出版市場的隱形危機,就是人民過勞,沒有時間看書。(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少培養好作者、好譯者 出版質量不足

翻譯書勝過本土著作的不正常現象,同樣代表嚴重危機,那就是本土作者的實力與國際一流水準落差巨大,竟然在具有本地優勢下還被打得一蹋糊塗。

出版的根源終究是作者的創作力,創作力的缺乏,必定會導致市場崩潰。

爲何作者質量都不足?整個出版界在黃金時代,投注在培養下一代好作者的精力與資金比例相當低,只有極少數出版社有留心要培養新作家,大多數都是任作者自生自滅,作者要不家世尊爵不凡(也就不食人間煙火),或是隻能結黨營私,賺取些政府或學界的經費與補助,自然離創作出撼動大衆的好作品越來越遙遠。

即使翻譯書一樣有很大危機,因爲出版界同樣罕有培養譯者,大多數一樣是任譯者自生自滅。翻譯遠遠不只是外文很好、文筆流暢就可以了,翻譯某種專業的書籍,若沒有相關基本知識,往往會發生嚴重錯誤。

即使是翻譯小說,某些雜學知識豐富的作者,會在其中寫入相當多典故或各領域專業,譯者要能「接招」,需要的博學多聞程度,已經到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程度。

但是這一切都要靠自己自修,因爲沒有出版社會去花錢請還不夠專業的譯者,於是資深的知名譯者應接不暇,而菜鳥譯者則接不到案子,不僅餓肚子,也沒有靠着案子獲得進步的機會

▲ 臺灣的翻譯書銷售量,遠勝於本土書籍。(圖/ 翻攝自國家圖書館)

劣譯降低購書意願 翻譯書市場萎縮

一般認爲,30年前出版界對翻譯較爲嚴謹,之後逐漸「螺絲鬆了」,因爲書市每下愈況,使得出版社在翻譯上「扣死當」,晉用太多菜鳥,導致英式中文狗屁不通、專業名詞錯誤百出等等許多嚴重問題。

其實,最早期的劣譯比起現在的一些知名劣譯情況更爲恐怖,只是當時沒被檢討,包括日譯把「困擾」照日文漢字直接譯爲「迷惑」這種離譜的嚴重錯誤,在數十年前的舊書中很容易找到。

隨着後來讀者「民智漸開」,外文能力更好,也有更多管道去取得原文資訊,很多人漸漸發現,原來以前看很多書「看不懂」以爲自己很笨,其實根本是劣譯造成的。

很不幸的是,這些高級讀者往往是買書最多的族羣,當他們率先唾棄翻譯書,外文能力好的寧可直接看原文書;外文能力不好的,也不願意看本書還要猜是不是有翻譯錯誤,翻譯書市場自然要萎縮。

非文學與翻譯書打回原形,本土書籍卻迎來了異樣的復興機會。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本土書復興,先前在小說領域,本土創作就先曾經以網路小說的形式發光發熱,造就數個當紅作者,只可惜後來在整個出版環境短視近利的經營下最終泡沫化。

新一波的本土書復興契機仍然是網路,「網紅」商機造就出另類的出書機會,但諷刺的是,也成了「十趴之亂」的引爆因素。

續下篇:藍弋豐/三十年一覺出版夢 贏得十趴薄倖名(下)

熱門點閱》

影帝吳朋奉腦中風昏迷猝逝 如何預防「小中風」?

雙層公寓歐陽靖/我被霸凌到自殘「他們罵得更難聽」

► 雙層公寓》黃小玫/我們與酸民的距離 對於霸凌的三個反思

► 高雄好過日/非法監票可罰500萬 爲何韓營敢挑戰法律?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