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島的“新鐘聲”

記者 郭春雨 時培磊 王建偉 張錫坤 高廣超 王震

從空中俯瞰劉公島,這座面積僅有3.15平方公里的小島,輪廓宛若一口古樸洪鐘,鑲嵌在海洋之中,向世人傳遞着警醒之聲。這方島嶼,見證了中華民族百餘年從“夢碎、夢醒”到“築夢、圓夢”的坎坷而壯偉的歷程。

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時,語重心長地說:“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13億多中國人要發憤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正落地生根。如今的劉公島,歷史資源的優勢愈加突出,“中華民族警醒之島”的定位更精準、特色更鮮明。那些過往的硝煙,鐫刻進劉公島的歷史記憶裡,永遠警醒着我們,砥礪向前。

劉公島上

一段硝煙

在戰略位置上,劉公島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島。

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威海灣灣口的劉公島,島岸線長14.95公里,在國防上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1398年,爲抗擊倭患,明廷在此設衛屯兵,取“威震海疆”之意,始稱威海衛。

作爲甲午戰爭的主戰場、“紅色膠東”的源頭,威海既有以甲午國殤、“七子”分離、國幟三易爲代表的國家安全屈辱史,又有以天福山起義、馬石山十勇士爲代表的爲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泰民安的抗爭史,還有以郭永懷爲代表的獻身國家安全事業的奮鬥史。與其說這是一座島嶼,不如說這是活的歷史教科書。

俯瞰劉公島

“從甲午戰爭的角度來講,劉公島是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的一個活教材。甲午戰爭導致了我們的國門破碎,民族危亡加深。我們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在這裡誕生,也在這裡覆亡。甲午海戰帶給中國人民心裡的傷口一直沒有癒合,因此我們現在給劉公島的定位是民族的警醒之島。這裡,是中華民族的一處警醒之地。”作爲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的研究員,馬駿傑研究海軍歷史和戰爭史幾十年,在他看來,歷史的教訓比歷史的經驗更加寶貴,“每一次的歷史教訓,都是用中華民族無數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今天不能不去認真地珍視、總結這些教訓,否則我們就愧對爲這些教訓付出生命的先烈。”

正值威海旅遊季最爲繁忙的7月,碧海藍天,海鷗飛翔,遊人如織。漫步在劉公島上,每行至一處,馬駿傑都能夠講出這裡的歷史——劉公島,也是紅色膠東的源頭之島。在馬駿傑看來,甲午的戰敗,直接促使了全民族的覺醒,中國社會各階層開始尋找新的救國救民道路,特別是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膠東是黨組織建立較早的地區,革命鬥爭持續不斷,留下若干紅色遺蹟,這些都是紅色膠東的寶貴財富。

“我們把劉公島作爲一個旅遊勝地,更重要的是要作爲一個民族的警醒之地。”馬駿傑說,“我們到這裡來吸取教訓,來感受我們先輩在抗戰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從中受到靈魂和思想的洗禮。”

歷史敲鐘人

“講好歷史故事、紅色故事,就是要讓大家感動一陣子、受用一輩子。”因爲每天連續帶團講解,李翠翠的嗓音中已經帶了一絲沙啞。她是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的黨性宣教講解員,一身藏青色工裝,一雙黑皮鞋,一個裝着藍牙耳機的黑布包,是島上紅色講解員們的“標配”。工作17年,她從一名普通講解員成長爲黨性宣教講解員、紅色講解員,每一場對劉公島歷史的講解,都是一次教育和洗禮。

“行走在劉公島,就像置身於古建築博物館,東泓炮臺、海軍公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7處,現存古建築有68處、228棟,無論是傳統風格的中式建築,還是歐式風情的建築,一磚一瓦都是歷史的見證。”這些古建築和文物印在李翠翠的腦海裡,她說,島上多處百年老建築和遺址,在做好修復工作的基礎上,成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

叩問歷史,更要映照現實。“這些年來,劉公島一直在發展和變化。東泓炮臺遺址建成了東泓炮臺展館、歷史選擇展館升級改陳、‘國幟三易’發生地現在打造成了國幟主題公園……”李翠翠說,2018年6月以來,劉公島上的變化日益顯著,每開發一個新教學點,就意味着要喚醒、激活一段歷史。

李翠翠,因爲精湛的業務能力,被稱爲“問不倒的講解員”

作爲金牌講解員,在島上李翠翠有“問不倒的講解員”之稱,但即便是講解了千萬次,她依然不敢有任何的放鬆,“一座劉公島,半部近代史。劉公島幾大展館解說大綱至少有30萬字,但這只是基礎模板,具體講解中大家並不會照本宣科,而是各有側重,因人施講。”李翠翠說,很多人稱呼島上的講解員爲“歷史敲鐘人”,“每一次講解,對我們個人也是一次學習。隨着對劉公島文化內涵認識的越來越深刻,我對中國近代史的理解也在加深。”

目前,按照“文旅融合、島陸聯動”的發展思路,教育基地不僅在劉公島上落地生根,還輻射帶動威海全域26處教學點和建成9處總體國家安全主題公園,完成了從旅遊島向教育島、人文島的轉變。2018年以來,已累計有省內外200多批次、4萬多人來此參觀學習。學員來源上,實現了黨政軍民學全覆蓋;在地域分佈上,從省內拓展到全國30個省份。

島上覆刻的定遠艦

不僅如此,爲了讓文物更好地“開口說話”,目前,山東大學與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在加強校館協同融合、開展文物研究闡釋與保護、優化拓展陳列展覽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開啓了科學保護傳承文物的新起點。

一份煙火

如今,從威海市區遙望劉公島,它像一位哨兵,屹立在海灣之內。從劉公島遙望威海市區,海岸線上每一棟建築,都在展示着這座城市的精緻與繁華。

每天的日出日落,潮來潮去,在時間的長河裡,大自然沖刷着劉公島的沙灘,我們早已不見當年的慘烈與硝煙。但時間卻帶不走戰爭的記憶,一種歷史的深刻感在劉公島蔓延,跟這座“中華民族警醒之島”融爲一體。

在島上,不見硝煙,只有遊客的腳步、孩子們的歡笑和島上居民廚房飄出的煙火人間。

夏季是威海的旅遊旺季,劉公島吸引着八面來客。每到中午,在島上一處小院裡,57歲的隋海濱都要忙得滿頭大汗,他顛着勺,不斷翻着鍋,廚房不時響起叮噹的聲音,飄出陣陣煙火氣, 不一會兒,他就把一道熱氣騰騰的菜品端上客人的飯桌。

劉公島上欣欣向榮的夏天

這是隋海濱回島經營農家樂的第六個年頭了。一旁他八旬的父親隋振鬥指着這個農家樂的院子說,自從六十二年前,他們一家人來到劉公島定居,就一直居住在這裡。隋海濱出生在這裡,一家人見證了劉公島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他接觸過很多遊客,有不少孩子好奇地跟他談起甲午戰爭,每到這個時候,隋海濱就成了半個講解員,他很嚴肅地談起這段歷史,提醒孩子們要時刻奮發。

談起早年在劉公島的生活,80歲的隋振鬥精神格外煥發。那個時候,島上有百餘戶居民,生活區不大,旁邊就是軍區,每天都能聽到軍號聲。久而久之,島上老百姓也隨着軍號開始有序作息。早上一大早聽到起牀、出操的號聲,隋振鬥和島上居民也開啓了一天的作息,聽到午飯的號聲,他們也到點開飯,晚上睡覺也是伴着號聲入眠。

“軍民關係特別好。”隋振鬥回憶,平時島上居民隨着部隊的船出入劉公島,到了莊稼收穫的季節,島上官兵會幫着他們收割莊稼。“那時候島上娛樂方式不多,我們老百姓就和部隊的組織籃球賽。”這些往事,隋振鬥說得有滋有味。

隋振鬥(右)和兒子隋海濱 在自己家的小院前閒聊家常

隋振鬥說,和平年代,隨着經濟的發展,劉公島對外聯繫越來越密切,特別是1985年劉公島甲午戰爭博物館開放後,小島熱鬧起來,每年都有不少甲午戰爭中犧牲軍人的後代來到這裡尋找先輩的遺蹟。“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的後代也來過劉公島,當時還捐贈了丁汝昌用過的一些東西。”劉公島甲午戰爭博物館的文物越來越豐富,隋振鬥父子倆對甲午戰爭的瞭解也越來越多。

上世紀80年代末,隨着劉公島進一步開發,人氣逐漸旺了起來,這個時候,像隋海濱這個年齡的一大批當時的年輕人開始走出小島,到外面求學、工作,不少人都在外面定居。隋海濱畢業後去參過三年軍,退伍後又在威海市區輾轉做過多份工作。

2016年,看到劉公島的發展日新月異,來這裡觀光遊玩、接受愛國主義和國家安全觀教育的人與日俱增,隋海濱決定回島開辦一家農家樂,因爲手藝好、價實惠,一年能有十多萬元的收入,不僅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還能照顧不願意離島的父親。

對於隋海濱父子來說,劉公島是教育警醒之地,也是自己不可分離的故土,家在這裡,親人在這裡,一切生活也都在這裡,“老爺子一輩子幾乎沒出過島,每次想接他去岸上都不同意。”隋海濱說,以後自己也會生活在這裡,“這裡就是我們的家”。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