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房養豬利弊並存

□ 樓房養豬模式優勢在於節約土地,節約運輸週轉費用和人工費用,更容易實現智能化生產,部分疫病防控更爲有效,可提升生產效率等方面,問題主要表現爲智能化程度低、生物安全防控難等。

□ 發展樓房養豬需要因地制宜,堅持高標準建設,全面提升各種要素水平,持續關注生物安全防控的挑戰,關注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要密切關注樓房養豬在運行中出現的突出問題,並進行科技攻關。

近年來,樓房養豬模式在國內興起。然而,在樓房豬場的實際推廣和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了養豬智能化程度低、生物安全防控難、糞污處理量大、技術經濟綜合評價體系缺乏等產業問題。科學梳理樓房養豬的優勢劣勢,並客觀評價其綜合效應,對當前快速興起的樓房養豬模式,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非洲豬瘟直接導致2019年豬肉產量斷崖式下降,各地實施穩產保供政策,快速引進豬場項目。非洲豬瘟後行業內積極探索新的生產模式,其中樓房豬場是近年頗受青睞的養殖新方式。”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明利表示,根據課題組聯合廣東積牧網的調研,我國95%的樓房豬場於2020年後新建投產,66%屬於自繁自養一體化樓、14%是育肥樓、20%是母豬樓,80%集中在6層至8層之間。2019年到現在,全國新建了1.3億頭出欄育肥豬產能,其中樓房豬場253個共計1000多棟,涉及生豬產能152萬頭母豬,2857萬頭育肥豬,佔新建產能的22%。目前全國樓房豬場母豬產能約佔全國的3.8%,育肥豬出欄量約佔全國的4%。

樓房養豬比較明顯的優勢有六方面。

節約土地。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樓房豬場節地效果最爲顯著。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北等地,短短几年內就發展起1000多個樓房豬場,最大的驅動力就是節約土地。節約運輸週轉費用。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立體空間,飼料供應、豬隻轉運、糞污處理等環節更加集約高效,尤其是當下興起的“料養宰商綜合體”,週轉費用只有平層的1/5至1/10。節約人工費用。總體來看,樓房豬場與平層相比,人工投入會減少1/3左右。更容易實現智能化生產。樓房豬場的集中空間,更有利於信息網絡發揮其效能,客觀上爲大面積使用智能化裝備提供了方便。部分疫病防控更爲有效。樓房豬場由於生產區域更爲集中,生物安全關口少,更容易控制和操作。生產效率會顯著提升。樓房豬場有利於實現環境、溫度、溼度及部分傳染病的控制,也有利於爲生豬提供舒適健康的光照、溫度、溼度。

樓房養豬也存在劣勢。一方面,投資強度大、門檻高、資金佔用多。樓房母豬場平均每頭母豬的固定資產投資強度是平層的1.5倍左右,在總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固定資產佔用資金太多,會嚴重影響養豬場的正常運轉,運營風險會升高。另一方面,對各種要素的科技含量要求更高,基礎條件一般的養殖場戶難以達到。

王明利認爲,樓房養豬發展未來需要關注五方面重點事項。一是要因地制宜、因場制宜發展,不能不顧客觀條件一哄而上;二是不能將其看作是簡單的平層疊加,需要各種要素全面提升,才能發揮樓房豬場的更多優勢,儘可能抵消其劣勢;三是一旦選擇樓房養豬模式,就不能節省投入,各方面應具備高標準,纔能有效提高使用年限,各種要素更高水平的組合,纔能有更高的效率;四是需要持續關注生物安全防控的挑戰,豬瘟疫情儘管不容易進入,但一旦進入很難根除;五是應關注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集中處理有規模優勢,但也會給資源化利用帶來很大挑戰。總之,要密切關注樓房養豬這種新模式在運行中出現的突出問題,並進行科技攻關,爲樓房養豬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